近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大省银监局相继披露各局辖内银行业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贷款情况。《第一财经日报》梳理相关数据发现,虽然9月末四省不良贷款及不良率较年初均现“双升”,但江浙粤三省新增不良势头已经趋缓,而山东银行业不良却显示节节攀升的状况。
截至9月末,山东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931.66亿元,比年初增加283.60亿元;不良贷款率1.78%,比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银行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大宗商品贸易风险暴露、产业结构调整阵痛、前期过度放贷等因素叠加,是今年以来山东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的主要原因。而今后一段时间,这种阵痛可能仍将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山东一家贸易企业,利用矿石贸易骗贷,多家银行被拖下水,当地银行不良贷款随之激增。据青岛银监局数据,截至5月末,辖区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36.88亿元,比年初增加40.17亿元,其中4、5月份分别新增不良贷款16.39亿元和12.74亿元,合计占前5个月新增不良贷款的72.5%。不良率为1.36%,比年初上升0.35百分点,为2010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以上并非山东不良爆发的主要诱因,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银行在经济上升期过度放贷,经济下行时期资产质量恶化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作为重工业基地,山东目前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两者相互作用,自然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