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10万亿理财品 近一年无违约
2013-12-25   作者:梁龄 高维微  来源:重庆商报
分享到:
【字号

    在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有没有暗藏兑付风险?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昨日在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自2005年开始发行以来每年都能达到正收益,这是非常难得的。王岩岫同时表示,最近一年,4万多个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到期兑付,没有出现违约。

  互联网金融

  七成银行高管愿和电商合作

  报告显示,九成银行家认为应该继续扩大理财产品规模。从理财资金投向上来说,债券、票据、货币市场工具等高流动性固定收益类资产最受青睐。不过,在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背后的风险也随之显现。去年年底以来,多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对此,银监会今年7月已启动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所有理财产品只有在该系统登记后才可以发售。王岩岫表示,最近一年4万多个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到期兑付,没有出现违约。
  与此同时,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让传统银行感受到了“寒意”。报告同时显示,有超过四成的银行家称,电商企业融资服务对银行业务影响最大,将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对于银行未来该如何参与到这一“盛宴”中,有77.9%的受访银行高管表示,愿意和电商等非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也有超过五成的银行家认为应守住银行优势,和其他机构开展竞争。

  资金面趋紧

  银行资产错配是“祸首”

  同时,今年6月发生的银行间市场大规模资金面紧张、利率大幅上升引发了市场对银行业资金错配的关注。随着年末的到来,上周银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再次上演,让市场忧心忡忡。报告称,6月的大规模流动性紧张事件,严重打击了银行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信心。调查显示,55.5%的银行家认为造成本次货币市场风波的“罪魁祸首”是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严重。此外,信贷增长过快和理财等表外产品的集中到期、银行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恐慌情绪等也是6月份货币市场风波的影响因素。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大规模流动性紧张折射了银行信贷的结构性问题,也就是金融体系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了不该配置的地方,即不流动的领域,包括中长期贷款、基建、影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等。

  不良贷款风险

  落后产能居首房地产第三

  在涉及信贷资金安全的风险中,银行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样的风险?报告显示,针对银行业当前关注的风险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将“淘汰落后产能造成的信贷风险”排在首位,与此相关的行业贷款也受到限制。比如,银行对冶金业的贷款限制由上年的23.6%跃升至60%;造纸业、纺织业等落后产能集中的行业贷款受限制程度也较上年有所上升。
  从总体不良率预期来看,40.1%的受访者预计今年银行不良率在3%~5%之间,这一预期显著高于截至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0.97%的水平。而对各行业不良率上升的预期则显示,冶金业以38.3%的比例居首位;由于去年以来航运市场低迷,船舶行业预期不良率排名第二,房地产业居第三位。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家对未来利润增速的期许也有所下降。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未来三年银行收入及利润增速将在20%以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96天年化创新高 银理破6月末纪录 2013-12-25
· 银行理财产品获准设证券账户 优先股加入可投范畴 2013-12-25
· 理财产品收益率达一年最高水平 2013-12-23
· 4万款银行理财产品奏响集结号 2013-12-23
· 晋商银行兜底“纸白酒”理财产品被指违反8号文 2013-12-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