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困局继续困扰基金行业,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年延期募集的新基金高达32只,这一数据刷新了行业有史以来记录。
今日,共有2家基金公司向外发布新基金延期募集公告。信诚基金发布公告称,信诚年年有余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将原设定的发行结束日期推迟一周,由11月15日改为11月22日;长信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式基金同样将原来的发行时间往后顺延一周至11月22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的延期募集公告,意味着全年延期募集的基金产品超过30只,其中仅10月下旬至今三周的时间里,就有8只新基金陆续发布了延期公告。
数据统计显示,新基金第一次出现大面积延长募集期是在2005年,当年有20只基金延长募集期;2008年时,基金市场人气降至冰点,当年有18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2011年则有14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而在新基金发行扩容的2012年里,全年有12只基金延期成立,今年这一数据已经超过去年的2倍。
从延期募集基金的类型来看,不仅有QDII,也有此前募集成绩相对较好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共有23只固定收益类基金延期募集,成为延期发行产品的主力。
与过往小基金公司是延期募集主力军现象不同,今年大型基金公司在基金发行中也同样没有优势。近期,博时、广发、鹏华以及大成基金等大型公司均有新基金宣布延期,这意味着发行困局已经蔓延至全行业。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如国泰淘金互联网基金的募集期比原计划缩短了一个月,泰达瑞利A的认购申请提前达到该份额募集上限,并对11月11日的认购申请实行比例配售,每100元确认64.31元认购成功。中欧、汇添富等公司旗下产品也提前收官。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跟风去年兴起的定期开放式固定收益类产品,使得投资者对后期再发行的产品审美疲劳,加上定期开放式基金产品业绩表现并无过多亮点,这使本来就扎堆的固定收益产品发行更加难有表现。
“基金公司产品蜂拥上报以及扎堆发行现象难改,在理财产品众多的格局中,必然会出现基金难发状况,对于未来产品布局以及定位,基金公司应该要有更多反思。”沪上一家基金公司渠道总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