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引发忧虑 债基投资仍须警惕信用风险
2013-10-22   作者:李良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而言,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似乎是一大利好,但对于债市投资者来说,这却暴露出目前中国产能过剩依然严峻的现实,令他们对相关行业信用债违约的担忧进一步增加。多位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债券市场历经了此前的下跌,有止跌企稳的迹象,但他们对于信用风险累积的担忧并没有缓解,在实际投资中必须高度关注风险爆发的可能。他们同时指出,过去近乎无违约风险的信用债投资时代行将过去,注重行业和个券的投资方法将会成为债市投资主流。

  部分行业存隐忧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据统计,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和75%。而这些行业中,发行信用债或企业债的公司不在少数,其中隐藏的风险引起了基金经理们的高度警惕。
  某债基基金经理表示,从年初开始,他们就隐约意识到,以往信用债爆发风险时由地方政府“兜底”的模式将难以为继,随着地方政府财力的紧张和银根持续性偏紧,部分行业将会爆发信用债违约的危机,因此,前三季度他们一直在不断跟踪调研相关行业的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现金流相当紧张。除了行业不景气,难以通过生产销售实现充裕的现金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上一轮经济刺激中过度扩张,资本开支过大导致负债飙升,利息压力很重,使得企业难以保证足够的现金流来应付到期债务。”该基金经理不无忧虑地表示,“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的逻辑是不同的。股票投资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对短期现金流并不在意,但对债券投资者来说,现金流能够保持充裕是到期偿付债券本息的最关键因素。如果现金流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债券信用违约事件。”
  事实上,此前超日债的风险暴露,便已经给债基敲响了警钟。对于债券基金而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并不适宜此前几年激进投资以博取高收益的模式,而是要更加警惕信用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投资分化更明显

  在对信用风险的高度戒备心态下,债基对信用债的投资也呈现了明显分化的态度。
  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此前债券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跌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现在似乎到了加仓的时候。但是如果加仓的行业不对,遭遇到信用风险的爆发,那债基就有可能遭受无法预测的损失。“所以,在债基的投资里,已经明显出现了分化。譬如我们,是坚决回避那些现金流存在风险的债券,无论它的票息或内在收益率有多高。但有些债基,出于收益的考虑,可能敢于去冒这个风险。”该负责人说。
  华安基金债券研究员石雨欣也指出,行业的恢复并不一定代表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好转,不同经营主体也会因竞争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分化,获得超额收益和巨额损失很有可能出现在同一行业。未来企业资质分化将较以前年度更为明显,因此,个体资质的甄别将变得更加重要。
  来自于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不同债基的收益率出现巨大分化,领头者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经高达16.85%,而排名靠后的则出现了负收益。这表明,由于投资策略的分化,债基的收益率已经呈现巨大差距,这一点,或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产能过剩源于政绩观扭曲 2013-10-18
· 日本也要化解产能过剩 2013-10-18
· 如何走出产能过剩越淘汰越多怪圈? 2013-10-17
· 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完全靠市场 2013-10-17
· 治理产能过剩应以市场为主 2013-10-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