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英国以它高贵的英伦复古风范以及十足的现代感,成为许多中国人出境游的首选。而旅行无外乎三件事:观光、吃饭和购物。从这三件事,便可一窥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形象。 观光——参观教堂的中国人 负有盛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中国旅游团到英国的必去之处。教堂门口的排队买票处分两个队伍:一侧刷银行卡,一侧现金。 在某个天气晴朗的周末,笔者在教堂周边正好目睹了一场争吵。当时排队的队伍里有两个中国男子正在大声和导游争辩:“这行只能刷卡?你怎么不早说?”“我只带了现金,这队不是白排了吗?我不管,你是导游你肯定有办法,你给我插到那边队伍去!”导游是个中国小姑娘,一直红着脸解释着,却也压不住两个中年男人的大声嚷嚷。旁边围观的都是同一个旅游团的中国人,个个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准备看一场好热闹的架势。 以前就曾经听教堂里一位专门负责向中国游客介绍教堂历史的工作人员说起,他接待过的中国游客的一些他“不能理解”的行为,比如教堂免费借出的中文讲解器,有个别游客不归还;在教堂的每个小礼拜堂前,游客可以点蜡烛为已故的亲友祈祷,而买蜡烛需在旁边的小盒子里自觉投放50便士硬币,却也有个别国人趁着无人监督而不投币;还有一些游客,也许因为不了解宗教文化,进入教堂的时候穿着很随意,女士穿吊带超短裙,男士身着背心拖鞋,很是不雅。 吃饭——光吃饱还不够? 走到哪里都难满足一个中国胃,尤其在英国这样一个饮食文化相对简单的国度。既然味蕾上不能满足,那么很多中国游客就在饭量上找平衡。偶然间想起从前在英国的酒店吃早餐的情景。传统的英式早餐大多是自助餐形式,有煎蛋、培根、烤肠等6~8样任选。在这里,只通过桌上的盘子便能轻易分辨出哪桌是中国游客,哪桌是西方国家游客:与西方国家游客每人面前只有一盘食物不同,大多数中国游客习惯每人挑拣两三盘甚至更多的食物,不免“眼睛大肚子小”,经常浪费。更有甚者,笔者看到过,有国人多拿自助餐里的酸奶和水果装进包里带出酒店。 购物——英国游的“意义” 有一种感觉只有身在国外才越发明显,那就是“中国人真有钱”。去英国买奢侈品,似乎成了中国游客到英国旅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在英国媒体上,常常出现国人在英国各大商场抢购奢侈品如抢白菜的画面。去年12月26日,是笔者来英国之后的第一个节礼日(Boxing
Day),通常这一天商场大幅度打折,营业时间也延长到第二天凌晨。去年的那一天,英国各大报纸上都出现了这样一张照片:商场店门一开,便疯狂涌入早已在店外排队等候几小时的顾客,这其中的绝大多数竟是中国人。不知道那一天又有多少信用卡被刷爆,只是那一张张被挤在商场大门玻璃上变形的国人的脸,让笔者印象深刻。 有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告诉过笔者,当他捧着一箱物品去邮局准备寄回国时,邮局工作人员看他是中国人的面孔便直接问他箱子里是不是寄往中国的奶粉,这让他很羞愧。原来,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另一新形象便是“抢购奶粉”,而这一情况在香港“限奶令”推出之后愈演愈烈。目前,英国的三大超市——三斯布瑞(Sainsbury's)、毛瑞森思(Morrison's)和乐购(Tesco)都已在超市奶粉区用中文标示出“奶粉每人每次限购两盒”的规定。 转变中的中国游客新形象 不过,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问题不全是很糟。胡先生是个老华侨,移民20多年,现在长住在一个叫斯特拉特福德的小镇,这里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莎翁迷来这里寻找大师的足迹。胡先生在当地开了一家旅行社,专门接待中国团队。 据胡先生讲,这些年来英国旅游的国人,素质比前些年的好多了,特别是年轻游客的增多以及大批量留学生的涌入,他们英文流利,善于交流,尤其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他们文明守信,拾金不昧,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理智处理,按章办事;他们对牛顿和莎士比亚的了解,甚至让英国人吃惊。 让人乐观的是,以“8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正在海外树立着文明有序的高素质的新的国民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