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东方画家村平静中谢幕
2012-10-23   作者:李一能 王翔  来源:新闻晚报
 
【字号

    画家石咏站在空荡荡的工作室前抽完最后一支烟,平静离去。作为最后一名离开画村的艺术家,他见证了“大东方艺术中心”命运终结的一刻。位于浦东新场镇的大东方画村,曾经号称“亚洲最大艺术家聚集地”,顶峰时聚集了数百名艺术家,如今却已寿终正寝2个月。今年1月,本报曾对大东方画村的困境进行过报道,开发商在为艺术家提供了2年免费场地后,要求在8月前收回所有房产,随着最后期限的来临,人去楼空。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新场镇,画村虽然已经不复存在,艺术家们并未全部离开。六名艺术家在新场古镇成立了“石笋里艺术走廊”,并视之为大东方画村生命的延续。艺术的种子在新场留了下来,这一曾经是上海最大自发形成的艺术聚集地,仍存在破茧重生的可能。

  画村平静中谢幕

  近日下午,记者来到浦东新场镇,曾经繁荣的大东方画村里,成片的画室都已搬空,冷清的街道上四处贴着招租的广告。在离画村原址不远的新场古镇,画家石泳正在路边等着记者。
  “新地方不太好找,没人带路你们不一定找得到。 ”石咏所说的“新地方”,指的是新场古镇在国庆长假刚刚成立的“石笋里艺术走廊”。大东方画村终结后,他和五名前画村的核心艺术家设法和古镇商业街开发商达成共识,将画村的“残余力量”留在了新场。
  石咏告诉记者,大东方画村终结的日子是在7月30日。开发商曾经发出了一份措辞颇为强硬的“最后通牒”要求艺术家在最后期限前全部搬走,否则封画扣押金。但最后期限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绝大多数艺术家已经提前搬走,而他作为画村的“元老级”成员,留下只是为了完成善后工作。
  “大家是在感激的心情中离开的,毕竟这么多年受人恩惠,开发商也是有苦衷的,我们不可能再提过分的要求。 ”石咏说,画村的历史在安静平和的气氛中划上了句号,艺术家们最后还义务举办了一次画展,以感谢政府和开发商多年来为他们提供的宽厚条件。

  不希望重蹈覆辙

  从画村搬出后,艺术家们各奔东西,大多都离开了,但有些人留了下来。新场正在大力开发古镇旅游,而古镇商业街也需要加入一些文化元素来提升地区人文品质。于是石咏和古镇开发商进行了沟通,最终开发商同意以只收物业管理费的优厚条件,让一些艺术家将工作室搬迁到古镇,于是大东方画村以 “石笋里艺术走廊”的形式延续了下来。
  从顶峰时的近300名艺术家,到现在的区区6人,石咏说画村走到这一步不可谓不落寞。但他觉得,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整个新场地区共有18名前画村的艺术家留了下来。 “队伍虽然散了,只要还有人在,就有机会可以翻盘,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重蹈大东方画村的覆辙。 ”
  石咏说,大东方画村之所以衰败,原因无非有三:规模太大、目标不明、管理无序。在画村建立之初,引入艺术家是为了提升社区的品质来拉动房产,但没有人考虑过如何让画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味的烧钱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在经历过大东方画村衰败的教训后,留下的艺术家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追求艺术的纯粹和付得起房租之间找到平衡?天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想要成就艺术,先得喂饱自己。

  将融入本土文化

  “另一个教训,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和本地文化脱节太远,新场镇为我们提供了宽厚的条件,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回馈,注定合作不能长久,现在该是时候想想能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 ”石咏告诉记者,许多艺术家们之所以留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年多来已经对新场镇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艺术家的心灵永远是在漂泊,但也需要一个地方扎根,我们既然把新场视为‘家’,就要为‘家里’做一点事情。 ”
  在大东方画村时代,艺术家们对于社区最大的贡献就是“存在”,他们的入住为社区增添文化气息,但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艺术家们与整个社区格格不入,他们的存在可有可无。石咏觉得,要“扎根”就必须融进社区,融进本土文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留下来的艺术家们,除了继续自己的创作,开始更多参与社区事物。他们发现新场镇有优质的泥土,可以用来烧制陶艺,于是准备用他们专业技能在当地发展制陶业;新场镇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艺术家们正在探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传承推广古镇文化。
  “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石咏说,画村模式失败了,但大东方画村三年兴衰留下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就像一颗大树倒了,种子依然留了下来,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新场重现画村时代艺术家云集的场面,并非痴心妄想。

  盼艺术良性成长

  “画家聚齐不容易,我们只是希望能帮到他们。 ”石笋里休闲广场的项目负责人万先生告诉记者,企业当初“接受”画家进入前,是充分考虑到休闲广场将以传统文化主打的经营模式。在休闲广场内,入驻画家组成了艺术走廊,从目前情况来看,总体反映不错。
  万先生说,当得知大东方画家村面临“散伙”危机时,休闲广场伸出了援手。在考察详细情况后,休闲广场选择与六名著名画家“结对”,为每名画家提供了近200平方米的工作室。为了扶持、帮助这些画家,经过双方协商,休闲广场与入驻画家采取合作方式,免除了入驻画家全部的房租,只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画家的经济负担,让入驻画家能安心创作。
  但万先生同时也表示,休闲广场属于私营企业,不得不控制帮扶画家的总数,而且,企业也有经济压力,只能尽力保持免除房租的合作方式。企业还是希望能帮助艺术家建立一种健康、长期的发展模式,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寻找合适契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新场镇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画家村对于新场镇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大量艺术家自发地聚在一起创作、生活很不容易,可以说是被新场镇独特的人文环境所吸引。如果就这么散伙了,肯定是一种损失,新场镇政府部门也将会给艺术家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走进贵阳职业画家村 2012-06-29
· 宋庄画家村买卖农民房案近期开庭 2008-10-16
· 全国紧盯北京宋庄画家村走势 2008-03-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