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我来到瑞士这个美丽的国度。没有任何旅行计划,误打误撞地跟着在青年旅舍认识的新朋友坐着早上第一班火车从苏黎世来到卢塞恩。却没想到,这个小城成了我在人生旅程中最爱的城市。
冬日的瑞士,日照时间很短,早上9点左右,天色才见黎明。比起苏黎世,这里还要冷很多。
这座被美丽湖水和神秘山峰围绕着的城市,从火车站一出门与它的惊艳邂逅,就让我难以忘却。卢塞恩,清澈的湖水,天鹅优雅地在水面划出一道道弧线,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理由让我拒绝。街上行人零零星星,使人感觉这里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卢塞恩,拉丁文意为“光”,即光城。100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小渔村。意大利商人越过阿尔卑斯山,这里作为商品集散地,日渐形成城镇。这里公元8世纪建城,1178年设市,1332年加入瑞士联邦。在瑞士早期的历史中,卢塞恩实际起着首都的作用。圣哥达隧道建成后,卢塞恩成为瑞士中部上莱茵河和伦巴第间重要的商贸中心。18世纪时,卢塞恩一度成为瑞士最大的城市。
这个城市的古老的街巷充斥着巧克力的香气,耳边萦绕着机械拨动的声音。作为一个典型的瑞士城市,这些是它必须具有的特质。
街区的教堂在午后如此恬静,如同有人拔开了时间齿轮的拔针,时光不再流逝,当然也不会倒流。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开始追求随性的生活,随性的旅行。没有计划,漫无目的。沉醉在卢塞恩静谧的美景之中,我不想思考太多的东西。而这座狮子雕像,是我在漫步中发现的一个小小惊喜。
这座受伤狮子的雕像,是由丹麦伯特尔创作的,名为“垂死的狮子”。说到这座狮子像,不能不提起卢塞恩的历史。在曾经那个动荡的年代,卢塞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每家每户在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都安静地在家里做着钟表。但很多热血青年却选择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参加佣兵团。然而最惨的一次战斗,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中。英勇的瑞士佣兵团勇猛地护主御敌,却在巴黎的杜乐丽宫牺牲了850多人。这座狮子的雕像,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在战斗中牺牲的那些年轻人的。
看到这座雕像,仿佛又被带回到当时的那个时空,也仿佛看到了佣兵们浴血战斗的感人场景,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悲悯。怪不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这只狮子为世界上最让人悲伤和感动的一块石头。
霍夫教堂是卢塞恩最重要的主座教堂,也是瑞士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复兴风格教堂。教堂的外观非常特别,两栋塔尖与塔身几乎等长的灰色尖塔,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中间却夹着装饰花哨的白色文艺复兴式墙面,原来这栋教堂的前身是建于8世纪的本笃会修道院,1633年被大火烧毁后只剩下两根尖塔,于是又与1645年重建成文艺复兴的风格。
住在这里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即使在冬日,也能享受到这样温暖的阳光。和爱人坐在湖边的长凳上,放松地聊天。观望着远处朦胧的雪山,一群群的天鹅在湖中游荡……把这里称作人间仙境,我想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夜幕降临的非常早,本地人在太阳下山以后纷纷回到他们温暖的家中。我可以想象,他们早早吃完晚饭,父亲窝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母亲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也许就是卢塞恩人的夜间生活,轻松,闲适而温馨。只有我们这些陌生的闯入者,才会在这样寒冷清肃的街头闲逛。老城的鹅卵石路,让人觉得非常有质感,冻僵的脚,只有踩在这样的路上才能再次感觉到肉体的存在。
罗伊斯河从卢塞恩市中流过、河上有一条建造于1333年的木桥,叫卡贝尔桥(Kapellbrücke),全长204米;1993年曾发生火灾,经重新修复。礼拜堂桥全由木板建成,上有盖顶,蜿蜒河上,有如一条水上长廊。桥内一幅幅图画描绘十七世纪时卢塞恩的故事。行人过桥,半路行经一座六角形水塔,原本是十三世纪的古堡。而现在板桥和古堡也成为了卢塞恩最著名的标志。
当华灯在河面上撒下美丽的光影,我也该回旅馆了。冬天的卢塞恩是静谧的。那一份令人沉醉的美,是我期待中的宁静。这里是我最爱的城市,现在的我,只期待一个再次与它重逢的春天,让我看到这个城市充满活力的一面。
冬天,虽然冷清,但我已经闻到了春暖花开的味道,我一定要去那里踏青。因为我一直觉得,卢塞恩是一座期待着春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