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被叫停的“1月以内超短期理财产品”正在深圳市场渐渐隐退。不过,记者留意到,目前一些深圳银行推出34天、35天这类理财产品,打起“擦边球”。与此同时,这些理财产品的募集期被拉长,产品到期后支付日被延后。业内人士称,银行此举可以延长市民资金在银行停留时间,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降低。
34天理财产品增多
2011年,超短期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工具,一些银行纷纷推出这类产品以吸引客户前来开户投资。年底时,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原则上不准发行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获悉,目前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不过,34天、35天、40天等这类期限的理财产品开始增多。对此,深圳一银行网点理财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7天、14天、21天等这类理财产品已经没有销售了,最短的为35天。该期限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基本可以达到5%左右。
业内人士称,理财产品到期后,只要客户资金留存在账户上不转出,就变成了存款。为此,这类短期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方式之一。
理财产品发行量锐减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4日一周时间里,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了223款理财产品,与上周的333款相比,减少了110款,降幅49.33%。从委托期限上来看,在这一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5只,占总发行量的6.73%;1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38只,占总发行量的61.88%;3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45只,占总发行量的20.18%;6至12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3只,占总发行量的10.31%;12至24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均为2
只,各占总发行数量的0.90%。
募集清算期延长
记者留意到,目前一些银行拉长产品募集期,同时延后产品到期后支付日。这样也意味着,这些理财产品的资金在银行停留的时间较长。一家中小银行在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该行推出的2011年第十七期一款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第8款)募集起始日为2011年2月23日,而募集截止日为2012年1月4日,这期间有10余天,客户资金无法享受理财收益。
与此同时,一家股份制银行正在销售的一款35天理财产品,产品募集期为4天。而该产品“支付日”为,最迟不晚于产品到期日后第4个工作日支付(特别说明:产品到期日含当日与支付日之间不计付利息。)据悉,这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计算35天实际的收益率为0.46%。若计算头尾延长的天数,若一市民在募集第一天就购买该产品,则需要43天后,才能返回现金。那么实际上,该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则降为3.9%左右。
市民需多方比较
有理财师提醒,市民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不妨比较一下产品的募集期,同时也要留意产品的到期日。以免到期日赶上春节等假期,难以及时找到新的理财产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