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场低迷,权益类基金无一上涨,债券型基金也结束连续6年的正收益。股债双杀让货币型基金一枝独秀,是2011年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品种。一般来说,货币基金的业绩延续性较强,大规模的基金业绩较好。
货币基金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一种,因此在很多操作策略上和债券基金类似,如利率预期、券种配置、期限结构组合等。但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参与的市场要少于债券基金,基本上只活跃在回购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短债市场以及票据市场。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低和市场资金面的松紧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对比2006年以来货币基金月收益率与SHIBOR隔夜利率和7天利率,以及银行间一个月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可以发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这几个主要的利率指标的相关性非常大。
货币基金的月收益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每年的1月至8月资金面相对宽松,以2006年至2011年为例,货币市场利率较低,货币基金的月收益率仅为0.19%,低于平均值,而9月至12月由于资金面紧张,收益率大幅提高,平均为0.26%。
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一样,可以通过回购等方式融资,然后利用这部分资金投资到高于回购利率的产品,从而使用杠杆放大收益。大多数货币基金都会采用杠杆的方式来获取超额收益,但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货币基金的杠杆使用有20%的上限规定,因为杠杆过大容易发生风险。
由于货币基金的业绩和规模有显著的关系,因此规模越大,业绩越好,而业绩越好投资者则更愿意申购,导致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一些大规模的货币基金,如南方现金增利
、博时现金收益 、华夏现金增利
、中信现金优势等一直排名在前列,而一些小规模的货币基金则往往排名靠后。因此规模是选择货币基金的重点考虑因素。
货币基金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流动性好,历史业绩一直高于活期存款利率,适合作为现金管理工具使用,在投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同时配置货币基金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风险收益。
在投资货币基金时,一般来说每年的上半年收益率相对较低,进入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后,由于资金面相对紧张,收益率会显著提升。在挑选货币基金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有该基金的以往业绩和规模、杠杆使用大小、偏离度的高低等。
2011年10月底,证监会发布了货币市场基金新规则,对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协议存款比例予以放开,将不再受限于投资定期存款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净值的30%的规定。此举一方面可以提高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有望使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无疑将使投资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