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联合金融界网站发布最新银行理财产品数据,上周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为271只,较上周增加13只。
据理财专家分析,上周,理财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较前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与监管层对短期理财产品监管增强有关;另一方面,随着通胀预期下降,货币政策放宽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中长期产品更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CPI持续回落 关注中长期产品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10月同比上涨5.5%,但与上月相比降了0.6个百分点,为7月(6.5%)达到高点后,连续3个月下降。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通胀压力趋于缓解,未来回落趋势逐步明朗,以及国内需求依旧强劲,货币政策收紧操作将告一段落,并适时适度微调预调,但是短期来看,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对银行理财产品来说,随着通胀的持续缓解,理财市场收益率方面也会相应出现变化,投资者当前可重点关注预期收益较高的中长期产品,以防止可能出现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
债市走强 债券投资类产品受益
10月CPI继续回落,这让原本已强势反弹的债券指数再上台阶。上证企债指数9日上涨0.12%,以146.36点报收,再创历史新高,债市全面摆脱了三季度出现罕见暴跌行情时的低迷,反弹势头远超股市。
多数专家认为,由于通胀预期回落和货币政策微调信号确认,债市中长线走牛可期。通常来说,物价下行,往往意味着债市机会来临,而今年的债券市场在经过前3个季度的持续大跌之后,近期终于迎来反弹契机,投资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