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蚕食其他金融同行客户 称霸理财市场
2011-09-02   作者:罗克关 曹攀峰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在急需存款的银行面前,其他理财机构黯然失色。今年上半年急剧膨胀的银行理财产品,不断刷新发行规模纪录的同时,亦以当仁不让的气势让券商、信托、保险、基金等机构退避三舍。以目前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在中国内地市场独领风骚,不断蚕食其他机构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基础。
    根据普益理财统计,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突破8.5万亿元。而回溯过往4年发展历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势头让理财市场其他机构感到震惊2008年为2.6万亿,2009年达5万亿,2010年增至7.05万亿。若以招行《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2010年底中国62万亿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计算,银行理财产品在整个理财市场中所占份额已达1/8。
  相比之下,基金、信托、券商、保险等其他机构的理财规模不仅徘徊不前,有的甚至持续缩水。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基金行业总资产规模一直徘徊在2.3万亿~2.5万亿;而另一份券商业界的数据也显示,自2008年以来券商集合理财经历了最初的井喷之后逐渐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潭。今年6月末,券商集合理财总规模约在1400亿左右,仅较去年底增长170亿元。
  目前理财市场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何以形成?其他机构是否仍然存在机会?证券时报记者日前兵分数路,希望通过全景式的描述为读者一探市场全貌。
  股市低迷、楼市限购给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占据银行规模半壁江山的上市银行上半年理财业务规模成倍增长。

  银行吸金8.5万亿 横扫千军

  用“生猛”来形容今年银行理财业务一点也不为过。仅从目前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来看,各家银行上半年在理财市场均斩获颇丰。
  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规模4031.8亿元,同比增长132.4%;深发展零售银行理财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暴增367%;浦发银行总销售额同比也实现153%的增幅。

  理财产品生猛

  上述数字只不过是庞大银行理财市场冰山一角。今年上半年,所有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已突破8.5万亿。而从到期收益率来看,今年以来发行并已经实现收益的产品普遍收益率较高。根据普益财富统计,2011年1月1日以后发行且在上半年到期的产品中,有相当部分实现了年化5%~7%的收益率。
  这样的收益率自然引起投资者的追捧。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预期最高收益率超过5%的短期限、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都遭到了投资者抢购,部分产品更是遭到“秒杀”。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公开渠道可以查询到的多款2011年以来发行并已经终结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大多超过了7%。
  除了个人投资者蜂拥而入,许多企业的公司存款也颇为积极地投向银行理财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正式公告披露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总额已超百亿。而今年以来发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公告的上市公司已超过35家。
  以最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东阿阿胶(000423,股吧)为例,该公司购买的3款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高达6.5%,期限为1年。东阿阿胶投资可谓大手笔,投入了5亿购买农行发行的优质信贷类理财产品,3亿购买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发行的资产池类理财产品,1亿购买平安银行的委托贷款类理财产品。
  记者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将投资理财产品这项投资行为常态化,还专门出台了理财产品业务管理制度,拟定年度投资额度,并实施滚动投资。

  两大因素制胜

  是什么魔力,吸引资金涌向银行理财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宣传和渠道优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我们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是银行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预期收益率水平,而且可以公开宣传。从营销角度看,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吸引力非常大。从券商、基金等机构发行的产品来看,虽然可以测算出潜在投资收益,但按照规定这类信息不能标注在产品说明书里,也不能宣传。”一位理财业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为了以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更多存款,银行对投资者实行了“狂轰滥炸”式的宣传,银行客户的手机充斥着大量理财产品发售信息。
  另外让业界感到无奈的一点是,随着目前组合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起,以往相对透明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模式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这意味着,外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预期收益率难以进行准确估算,消费者的信息接收渠道更进一步收窄到银行一家。
  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外加银行今年以来对存款需求的大增以及表现低迷的A股市场,资金自然源源不断地流入银行体系。记者注意到,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成绩也没让投资者失望,从上半年理财产品到期情况看,几乎所有稳健型理财产品可以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普益理财研究员方瑞认为,银行另一重要优势为渠道优势。遍布全国的大量网络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渠道优势,源自中国金融系统数十年以来形成的市场格局。相比较最近十多年才成长起来的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银行在网点铺设、客户基础等诸多方面均可谓根深叶茂。庞大的客户群体和网点优势显然发挥了作用。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投资方向和组合机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银行凭借网络优势瓜分了理财市场绝大部分的蛋糕份额。今年上半年,共有56.7%的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的产品亦发行了大量债券型产品,但吸引力依然不如银行。此外,相比其他理财机构,银行理财产品除了可以投资信贷类资产外,投资范围跟其他理财机构类似,比如债券、股票。
  过于强势的银行亦不时招来市场质疑。其中质疑声最大的,是银行是否会为了吸引存款而不惜“拔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例如通过将部分自身投资收益转移成投资者收益的方式来做高收益。这种做法是否存在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更高的收益率对资金吸引力显然立竿见影。
  今年已过大半,券商资管新增规模仅有170亿。而即使这可怜的170亿,还是靠大量的新发产品造就的。券商理财产品数量大增,规模却未增加的现状,折射券商理财产品难发的尴尬。


123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上海银行模式”助小企业融资 2011-09-02
· 浦发银行:网银再推促销活动 2011-09-02
· 招商银行:持汽车信用卡加油返现最高达5% 2011-09-02
· 中信银行:举办分行级贵宾理财中心全国巡回演讲 2011-09-02
· 广发银行:携手银泰发行百货“折上折”联名信用卡 2011-09-0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