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几经沉浮,数易其辙;兴办于国耻赔款,如今以财富傲人。回顾和梳理清华大学与财富有关的人和事,我们发现,这艘中国高教航母,在培养科学家与社会精英的同时,也在构筑着自己的财富王国。
1911年的中国,羸弱,孤独。那一年的2月,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里,“清华学堂”的牌匾被悄悄挂起。
当47名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少年走进学堂,他们肯定想不到,自己将作为历史的开创者,被载入史册。
100年不算遥远,但足够震撼。
一个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几经沉浮,数易其辙;兴办于国耻赔款,如今以财富傲人。回顾和梳理清华大学与财富有关的人和事,我们发现,这艘中国高教航母,在培养科学家与社会精英的同时,也在构筑着自己的财富王国。
“学堂”清华
览中国名校,大多数跨越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1895年,王文韶在天津创办的“中西学堂”,是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是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1902年,张之洞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南京大学的前身。
清华学堂创办于1911年,从“年龄”上讲,属于上述学校的“小弟”,但这位“小弟”刚一出世,便引来“大哥们”的羡慕和嫉妒。之所以被人艳羡,是因为这位小弟的“不差钱”。
1901年9月7日,因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朝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奥、荷、比共11个外国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庚子年),故此款被称作“庚子赔款”。
美国是《辛丑条约》的签约方之一,1901年,各国代表在天津商议“庚子赔款”时,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令驻华公使康格及《辛丑条约》全权代表罗克希尔于会议中提出两点主张:为免中国财政不胜负荷,全部赔款不得超过15000万美元;美国应分得全部赔款的1/6即2500万美元。
“庚子赔款”的谈判结果是:中国赔款总数为30000.3万美元(合银45000万两),美国分到2444万美元(合银3200万两),占全部赔款的7.4%。
后来,美国政府自认为赔款“原属过多”,主动打算退回一部分庚款。但美国人又不愿意支付现银,他们想出一个一举两得之策:用应退赔款来培养留美中国学生。
有分析认为,之所以说美国此举是一举两得:一是可“弘扬”西方文化;二是甲午战后中国留日学生大增,美国要和日本等国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美国人认为,要想征服一个国家,单靠武力是不行的。
当然,此论断无从考证。但不管怎样,美国退还“庚款”,导致了清华的诞生,也开创了中国人去西方留学的先河。
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与金榜正,著名的化学家张子高、生物学家秉志、胡适、张彭春、赵元任等。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是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从此拉开了清华历史的序幕。
诞生在中华民族深重的内外忧患中的清华学堂,也注定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而起落发展。后来,清华大学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一直到今天。
“国立清华”
作为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尽管校中“一切均仿照美国学堂”,但清华称不上是一座完整的大学。“五四运动”后,在民主、科学、爱国、进步等新思潮的推动下,清华师生掀起了“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改良清华”的纷争,历数“清华一切均仿照美国学堂”的危害,陈述改办大学的必要与可能。
1925年5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终于问世。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清华,清华正式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北平沦陷,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这一年的年底,南京沦陷,长沙告急,长沙临时大学又被迫迁往昆明,并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艰苦卓绝的联大八年。
这是日子最苦的8年。国难当头,南京政府没有多余的资金,更没有精力眷顾教育。西南联大很清楚他们的处境,三所大学把各自的家底敛在一起,把各项预算降到最低,以其能用有限的资金,熬过战事。
2011年3月17日,
广东珠海。在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纪念馆落成仪式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见到了已86岁高龄、至今仍活跃在教育战线上的清华学子张子云老先生。
1937年,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张子云见证了西南联大艰苦卓绝的南迁之旅。“我们转移到云南时,条件非常艰苦,闻一多和华罗庚,两个人拖儿带女地就住在一间屋子里,屋子只有一间,两家人在房子中间拉个被单,就算各自有了自己的家了。”提起那时岁月,张老先生唏嘘不已,他回忆说,当时有一位老师,每天骑马来学校上课,几十里的山路,他从未迟到过,“清晨,每当操场的课钟响起,你总是会看到他(老师)的身影,他靠在树干上叫同学们起床,身边拴着他的白马。”
这位骑马上课的教授,就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周培源先生。
据张子云回忆,西南联大时期,条件非常艰苦。“学生的伙食很差,大家都吃不饱,很多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写,然后拿去油印的。我们的演算纸和练习册,都是正面反面写满字的。老师们没有工资,只有不定期的、少得可怜的生活费。”
据史料,那个时期,闻一多每天在豆油灯光下工作至深夜,拿着四易其稿的《天问疏正》给学生逐句讲解。朱自清开的《文辞研究》虽然只有一个人选课,也按时上堂讲课,从不缺席。地质气象系把校舍附近的碉堡改做气象台……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是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却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华罗庚的堆垒素数的研究,陈省身在微分几何中高斯-波内公式的研究和拓扑学方面的研究,周培源关于广义相对论与湍流论的研究,吴大猷等人关于原子、分子结构与光谱的研究,王竹溪等人关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研究,张文裕等人的核物理研究,吴有训关于X射线研究,余瑞璜等人关于晶体结构研究,任之恭与孟昭英等人关于电子学研究,汤佩松等人生物物理研究,在国内外都产生一定影响。
那个时期,很多联大学生后来成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6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82位中科院院士、13位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和众多科技工作者。还有不少联大学生投笔从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民族解放而战,甚至献出生命。
张子云老先生目前是澳门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教书不要工资,属于义务劳动,“只要我身体还行,我就会一直教下去,课堂就是我的生命。”
造富清华
回到当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清华园已不仅限于培养官员、学者和工程师,更成为诸多创业家的摇篮。
“我能在两分钟内辨别对面的男生来自清华还是北大。”4月10日,一位北京高校的女生向记者炫耀她的“慧眼识人”,“如果这个男生能言善辩,谈话内容又是关于时政或者人生理想,那他一定是‘北大男’;如果他总是缄默不语,甚至和女生一说话就会脸红,那他一定是‘清华男’。”
这只是个玩笑。但认真分析清华学生的言行特点,却会发现:清华人的创业行为,多半带着明显的清华烙印——低调、务实,更容易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3月6日,记者见到了清科集团创始人、总裁倪正东。1998年,倪正东就读清华大学硕士期间,参与组建清华大学创业投资协会,并模仿麻省理工在清华举行了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1998年前后,清华大学掀起一股创投(VC)热潮,也正是那个时期,很多清华学子选择自主创业,并涌现了一大批创业精英。”倪正东认为,
1998年的“创业大赛”更像一个分水岭,“以前,很多人认为清华是培养科学家、学者、高新技术人才的地方,从1998年开始,人们发现,原来,清华大学的学生也能闯市场、做生意。”
在权威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在“产业收入”一项得分颇高,这不无道理。因为,清华不仅是一所大学,它还是注册商标,还是企业的名称。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等企业耳熟能详。
实际上,早在2003年10月,清华大学就已在清华企业集团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清华控股。清华大学由校办产业的经营者变成投资者,其名下资产将全部无偿划拨给清华控股。
登录该公司网站,你会发现,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产业涉及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生命科技、科技服务与知识产业等广泛领域。
目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拥有清华同方(600100.SH)、清华紫光(000938.SZ)、诚志股份(000990.SZ)等数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和清华阳光、科技园建设、博奥生物、清华创投等28家控、参股企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08年,清华控股总资产达353.24亿元,经营总收入达260.38亿元。
近年来,清华控股及所投资企业积极推动与清华大学之间的科研互动,2003年至2008年6年间,清华控股及所投资企业与清华大学签订横向科研合同总计已达93026.58万元。
可以说,时隔百年,清华的财力,再次成为中国高校们艳羡和追赶的目标。
清华的“最大财富”
在百年历史中,清华学子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赵元任、陈岱孙、闻一多、曹禺、梁实秋、钱钟书、杨绛、季羡林、吴晗、费孝通等文学巨匠、史学大家、经济学者,开创并发扬了清华的人文传统;竺可桢、高士其、叶企孙、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梁思成、钱伟长、周光召、华罗庚、吴有训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科学大师为清华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600多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400多名毕业生就任国内院校校长、党委书记。
半个世纪来,
清华校友中,共有32人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政治局常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35人担任部省正职领导。
清华该打多少分?
“一流”与“二流”的争论,后人看来必感无聊,一所大学的分量,不在评分,而在贡献。
清华离世界一流名校有多远?
十年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轰轰烈烈,清华一马当先,宣布十年左右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今年1月,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争取在2011年建校100周年之际,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转眼间,清华百年校庆将至,它能得到“世界一流”这个头衔为校庆应景吗?它和世界顶级名校还有着哪些差距?它为成为“世界一流”做了哪些努力?国际上又是如何评价清华?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并无定论。但是,从各方言论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比如:人才(包括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学术成就、创新能力,乃是世界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评价指标。
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清华校友吴邦国在视察清华大学时说:“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应该成为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直言“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则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用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2011年新年献词中的话来说,则是“大学之道,育人为本,学术为魂,大师为先
,责任为重”。
国际上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如《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等,将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细化为:同行评价、雇主评价、学术成就、国际融合、业界影响力等等。
在清华百年之际,我们打算拿这些尺子来衡量清华,呈现一个国际视野下的清华。
“一流大学”悬念
2010—201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前100名上榜的中国大学共有5所: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21和第41位;北大、中科大位列第37和第49位;清华大学则名列第58位。
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和《QS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均排在第54位,也都排在香港大学和北大之后。
这样的排名,对于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清华来说,不算好消息。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最权威的大学排名,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全部面貌,排名顺序也仅供参考,但是通过详细比较各项得分,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香港的大学排名比清华靠前?要知道与清华这样的大佬相比,他们简直只能算是小弟。再比如,为什么清华在产业收入一项得了高分,甚至远超过哈佛大学?在人们印象中,哈佛有著名的哈佛基金,是最有钱的大学之一。难道清华才是不露富的“财主”?还有,有“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清华,在学术方面应该很强,但是我们看到,“论文引用率”等相关学术指标,清华大学得分很低。
在以学术表现为重点的上海交大的大学排名中,清华甚至排到了100名开外。在该排名的细分项“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国际数学家大会每四年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的奖项)的教师折合数”、“各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两项,清华都只得到0分。
如果细心,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自今日始,也并不是通过大学排名才突然显现。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2006年那一场“北大清华是否二流”的争论。
当时,在香港高校扩大内地招生的背景下,旅美学者、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薛涌提出“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为二流”的言论,并进而表示北大清华应该“甘当二流”。这些言论引起激烈争论。有人开始高调赞誉香港高校,批评北大清华。他们认为,香港的一流大学拥有更自由的学术气氛、更优秀的教授阵容、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现代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更优厚的奖学金;而北大清华则被行政所主导,缺乏自由学术空间,教授水平良莠不齐,急功近利……
这样的观点尽管不一定正确,但的确代表了一部分观察者的看法。在西方调查者眼中,北大、清华与中国香港和日本等亚洲地区和国家一流高校的真正差距,表现在学术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国际融合”一项,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分别得了91.4和97.4的高分,而清华只得了43.0分。
西方调查者认为清华在国际化方面仍需努力。国际化并不是留学生数字就可以代表的。“在过去的20至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去年在中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快则20年,慢则50年。
在“论文引用率”一项,清华的得分也远远低于香港的大学。相对于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分别为96.1和98.2的高分,清华只得了52.7分。
可想而知,被援引的论文,往往是那些高质量、原创性论文,清华在这项指标上的落后,部分反映了其在学术水平上的欠缺。
什么是真正的强项?
通过《QS世界大学排名》的排名,分项对比,我们会发现,清华得分高的,一是最能反映一所高校国际声誉的“同行评价”;二是毕业生雇主的评价。
“品牌,是清华的黄金资产。它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美国《彭博商业周刊》如此认为。
此外,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清华在“产业收入”一项得分颇高。
如果说哈佛有钱,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著名的哈佛大学捐赠基金是美国顶级机构投资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但在“产业收入”一项,哈佛只得了34.5分,而清华得了97.8分。
“中国办学的宗旨和要求不断地改变。过去,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人才。这些年来,办学多了一个宗旨,也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直接为经济和社会服务。”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孙继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应当说,在“产业收入”一项得高分不仅是清华本身的表现,也体现了清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前行。
“作为无可争议的全国顶尖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通常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转型,清华必须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到与中国相关的研究上。”
从清华大学近年来在科研方面的成果,我们也可以看出,诸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等,无一不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国防安全、重大基础研究等息息相关。
外媒评论认为,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特殊时期,评价清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中国经济的大环境,不能不提清华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走向世界的清华
清华大学建立之初就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如今,扎根中国、有着百年历史的清华仍在“恶补”国际化。
目前清华已与世界200余所学校签订了校际协议,与82所海外院校签署了学生交换协议,学生出国人次逐年上升。从派出学生的比例来看,约有40%的博士生、25%的本科生有海外学习经历。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时,达到30%的本科生具有海外教育经历。
清华海外留学生的规模也在稳步扩大,尤其是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已由2004年的205人增至2009年的895人,增加了3.3倍。截至2010年,外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将超过1000人,占全校研究生的比例可超过7%。外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和所占比例居全国高校首位。
“2010年,清华MBA有超过45%的外籍学生。这在中国MBA学院中,比例最高。”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称。
不仅扩大外籍生源和师资队伍,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尝试还包括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的合作。
2009年,围绕“发展低碳能源,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联合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清华—剑桥—MIT三校低碳联盟”,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提供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政策决策参考;清华大学先后与丰田汽车公司、联合技术公司、英国石油等30多家海外企业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积极有效地整合双方的科技、智力和财力资源,产生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和科研成果。
“没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成功,就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果。”顾秉林校长如是认为。清华大学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那么,再等多少年,清华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答案或许是2020年,因为到那时,中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可以想见,到那时,清华在其中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
也许,我们不必非要等清华成为“世界一流”。因为,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比成为“世界一流”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多少人才,推出了多少科研成果,为国为民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