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由香港“移民教父”关景鸿担任董事长的香港景鸿移民顾问有限公司与新鸿基金融集团结盟,联手为投资移民提供理财服务。两家公司所垂涎的,是未来一年在投资移民中间可能诞生的近700亿港元的证券投资需求。
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将投资移民的门槛从650万港元提升至1000万港元,且不能用于置业,使得新移民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大增。
如此庞大的市场,已经激起香港财富管理机构的激烈竞争。去年12月在深圳举行的一次金融机构展会上,来自香港的券商便大打移民牌,希望吸引内地移民选用其金融服务。
为了扩大投资渠道,一些香港移民顾问公司及金融机构均开始呼吁,香港入境处应该考虑将人民币投资产品纳入投资移民的投资范畴,他们尤其希望能把即将诞生的人民币IPO投资也纳入移民计划。
700亿港元理财市场
业界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一问题,与投资移民计划背后的巨大财富管理市场无法切割。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数据,投资移民计划自2003年10月实施以来,截至去年底,已经共批出8924项申请,涉及的资产投资总额高达633亿港元,其中418亿港元投资于指定的金融资产。
关景鸿对记者表示,以较保守的估计来看,今年申请投资移民宗数与批出的宗数均有可能达到6000至7000宗水平。
“迄今已经有超过16600宗的申请送去入境处,但是已经批出的只有9000宗,这意味着剩余的约7000宗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批出。”关景鸿分析说。香港投资移民一般送表后少有不被批核的,上述未被批核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申请人完成资产投资的部署,而这通常是半年至一年时间。
“2009年递交的移民申请还只有3391宗,但在2010年,却猛增了一倍,达到了6706宗。”关景鸿说,“近期不少加拿大的华人也开始申请香港移民,显示香港的吸引力继续增加。”
考虑到去年10月之后,特区政府将投资移民的门槛从650万港元提升至1000万港元,关景鸿认为,未来一年,将会催生一个近700亿港元的证券投资需求。
移民公司联手理财公司
面对投资移民的庞大市场商机,关景鸿和他的团队早已开始了抢滩部署。为此,景鸿移民与新鸿基结成业务联盟,双方将为对方的投资移民客户提供优惠计划。
根据双方的安排,景鸿移民会将移民客户转介至新鸿基金融,推荐其将资金投资于香港所规定的投资类别,包括股票、债券和存款证等,而新鸿基将会免去这些转介客户每年约25000港元的资产管理费用(但有关资产管理佣金部分仍然按现有条件征收)。作为对等优惠,景鸿移民对于新鸿基金融推荐的移民申请人将会免收每年约3000港元的管理费用。
关景鸿表示,由于香港规定投资移民需要获得签注起7年后方可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因此上述优惠对于双方的客户将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新鸿基免除的每年2.5万港元费用,七年算下来有17.5万港元,属不小的优惠。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早在三年前已经开始,当时新鸿基也曾经为景鸿移民的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
新鸿基金融此举显示,香港的财富管理机构正越来越重视投资移民这块蛋糕。新鸿基金融执行主席李成煌透露,目前公司有超过10万名客户,管理的相关资产约600亿港元,其中一至两成客户为内地人士,他认为与景鸿合作后将会大大提升内地客户的比例。
除新鸿基金融外,更早瞄准移民市场的是海通国际旗下的原香港大福证券公司,其旗下的财富管理产品中,就有专门为投资移民量身定制的产品。而有香港的对冲基金经理表示,不少资产管理公司专门针对内地移民提出了集体投资计划。
香港入境事务处去年7月披露的资料显示,至少有27只符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被批准涉足投资移民计划。
这个数字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在去年10月,入境处已经宣布,根据《保险公司条例》获发牌经营有关业务的保险人,将会获准担任投资者入境计划下的金融中介机构——这意味着未来香港的金融机构对于投资移民的争夺将会更趋激烈。
给在港人民币资产一席之地
按照目前香港入境处的投资选项,投资移民必须投资香港的资产,过去是包括证券与房地产,在房地产被暂时剔除后,只能投资于证券市场,但中国内地的A股股票相关资产不属于这一范畴。
关景鸿认为,许多投资移民并不熟悉入境处的上述规定,购买了一些基金产品或是ETF,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并不符合入境处的香港投资领域规定。“如果是买ETF产品,该ETF至少要有70%的资金购买的是香港本地的资产,如证券或是房地产等。”关景鸿说。
这意味着,尚在谋划中的、在香港挂牌的人民币IPO股票或许也无法获得新移民的青睐。
新鸿基集团私人客户服务部主管、高级副总裁姚亮威认为,这与特区政府,特别是港交所目前一直推动的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宗旨似有相违之处。他表示,业界不排除会在与港交所等机构交流时,提出这方面的考虑,并提请政府考虑将一些人民币IPO或是证券纳入投资移民的投资选项中。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姚亮威说,“但是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政府,特别是香港入境处等部门的决定。”
有香港业界人士表示,港交所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IPO的实施,目的就是要扩大在港人民币的投资路径,同时也促进香港成为真正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而人民币IPO后的股票从本质上说,与港元计价的H股或是红筹股并没有差别,只是标价不同而已,从理论上说,不应该被排斥在投资产品之外,这种排斥也不符合香港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