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0月份的短暂沉寂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年底前开始爆发。根据银率网的数据,上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产品1019款,环比增幅达53%,同比增幅达45.8%。总体来看,发行量前15名的银行发行了936款产品,占比达91.9%。发行量排在前三名的银行依次为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
就到期产品收益率而言,相比10月份最高5.5%的实际收益率,11月份到期产品的表现明显更胜一筹。银率网数据显示,在763款上月到期产品中,共有720款披露了到期产品数据,其中716款产品达到了预期收益。具体来看,实际年化收益率前5名的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其中渣打银行代客境外理财QD-SN10034I的实际收益率高达20%;恒生银行两款“步步稳”产品以及一款“天天开心”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也超过了10%;而中信银行乐投1001期(A款)也实现了8%的实际收益率。
不过,投资者想要光靠理财产品来抵御通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益财富数据显示,11月份到期产品中,实际收益率超过5%及以上的产品仅有18款,占到期产品总量的2.5%左右。
从理财产品发行的趋势来看,在加息预期和年底揽存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银率网数据显示,11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除了6个月至1年期产品预期收益率环比下跌0.57%之外,其余各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均环比上涨,其中1个月以内的人民币产品预期收益率环比上升0.05%;1至3个月产品环比上升0.22%;3至6个月产品环比上升0.19%;1年期以上的产品环比上升0.02%。银率网分析师认为,在央行加息前,预期收益率总体趋势将继续平稳运行,中期产品预期收益率将继续走低。
同时,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也愈发明显。银率网数据显示,11月份6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为857款,环比上涨59%,占到发行总量的84.1%。而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在最近几周时间里,3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总发行量的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占据了发行主体地位。
业内人士表示,出于加息预期及流动性考虑,目前以选择短期理财产品为主,如果投资者想要追求更高收益率,可以关注结构性产品。但在购买之前一定要认清产品的挂钩标的,并弄懂产品的收益结构情况,审慎判断市场未来走势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可盲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