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数量上大行强小行弱
2010-12-20   作者:  来源:投资者报
 
【字号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品或是商品,能够有选择的余地,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购买和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一样,投资者到银行去购买理财产品却发现,或者没有想要购买的币种,或者没有想要购买的产品类型,再或者想要买款1年期理财产品,银行却仅销售理财期1个月的。扫兴之余,只能选择存款。
    自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每年都在以几何速度增长。但是第一次让人觉得银行理财产品火了,是在2009年。进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更加给力,投资者热捧,银行重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延续火爆行情,更加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
  来自于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产品发行总量超过9000只,而2009年全年产品发行数量仅为6302只。
  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个性投资需求,也是各家银行比拼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现在的银行理财市场,哪些银行是产品发行大行,哪些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币种最丰富,产品类型选择最多,理财期限更是多种多样呢?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整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理财产品发行能力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为前三名。花旗银行、广发银行和宁波银行列最后三名。
  我们考察发行能力,分别从产品发行数量、产品类型的多样性、投资币种的丰富度及理财期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考量,意在以为投资者提供满足个性化投资需求为目的。覆盖各色投资需求的人群范围越广,发行能力越强。
  必须承认,一家银行的理财综合实力,不仅止于发行能力。它还应该包括投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产品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给予的银行发行能力排行可以作为选择理财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各家银行的投资能力、风控及创新能力。

  发行能力中行最强

  经过记者统计,中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能力,明显超乎于其他银行。
  中行的产品发行数量得分最高,产品类型得分最高,投资币种和理财期限的丰富性也都是最高分。
  这就意味着投资者来到中行购买产品,不管持有哪种币种,偏爱哪种产品类型,流动性需求长还是短,都可以比在其他银行得到更多的选择。中国银行覆盖了更全的产品,更能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在中资行里面,中行是为数不多敢于、并且经常性发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的银行之一。基于结构型产品的高风险性、中行的发行数量基数较大这两个原因,该行到期产品中未达预期产品数量,甚至高于某一家其他银行发行的结构型产品的总数。
  交行的表现也算不错。其产品发行数量与中行不相上下,都超过千只;在币种的丰富性上,不输中行。除人民币产品外,发行六种外币产品。并且发行了银行理财产品中仅有的日元产品,颇具创新性。
  但是交行投资产品风险级别要低于中行,结构型产品占比较低,且多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低风险产品。
  从发行能力排名来看,外资银行排名较为靠后,大多数国有银行和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排名在前,部分已经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排名居最后。
  国有银行及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上,充分发挥了网点的优势,产品卖得好,自然发得也多。
  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额提高的前提下,银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部门的建设投入比例也会加大。所以,从一家银行的发行能力,也可以看出银行对相关业务的重视程度,反映一家银行的业务风格,是偏于传统的储蓄贷款业务,还是尽可能尝试新的业务。
  中资银行的产品发行结构越来越趋于高风险化,很多中资银行发行的结构型产品较之前占比提高。
  从结构型产品挂钩指标的丰富性上看,中资银行越来越接近外资银行。而外资银行依然固守结构型产品、高风险产品的阵地,并没有增加太多低风险产品。这也是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从到期收益上看,中资银行偶有佳作,常有败笔。佳作如民生银行发行的一款非凡资产管理黄金投资1号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高达46.46%,居到期产品榜首。败笔如招商银行发行的“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年化收益为-19.265%,亏损率也是居首。
  从这点可以看出中资银行的结构型产品稳定性较差,而外资银行平均收益较高。

  外资行偏爱人民币

  外资银行在人们的印象中,对外汇市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应该强于中资行。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定具有丰富的币种类型。事实并非如此。
  整体来看,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币种类型最多的可达7种,分属两家中资银行,即中行和交行。外币投资币种集中在美元、澳元、港元、英镑、欧元、加元和日元。
  外资银行中,币种类型最多的为汇丰银行,第二为星展银行,币种类型分别为五种和四种。其他外资银行的币种都在三种以下,甚至花旗银行和恒丰银行仅发行一种币种的理财产品,即为人民币产品。
  全部八家外资银行共有的理财产品币种即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外资银行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偏爱。
  从今年以来的外汇市场来看,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强烈,外币兑人民币多数呈现贬值趋势,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民币产品确实强于多数外币。
  以欧元和澳元与人民币对比。今年以来,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超过15%。一年期欧元存款利率仅为1.10%。也就是说,一款欧元产品需要收益超过18%,才可以获得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当的投资收益。
  澳元是今年外汇市场的宠儿,对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但只升值超过1.9%,一年期澳元存款利率为1.57%。明年,人民币加息预期依然强烈,澳元产品勉强与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相当。

  短期产品不及两成

  如果问起经常关注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者,今年什么理财产品最火爆,答案一定是超短期理财产品。然而,从各家银行发行的产品数据来看,超短期产品发行占比并不高。
  超短期理财产品,即理财期限在1个月以下,甚至7天的理财产品,以其产品流动性佳、收益较好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股票市场等高风险投资市场避险资金的青睐。
  这种投资产品的优势有两个,第一是产品流动性极佳,周转迅速。第二,市场对加息预期强烈,选择短期理财产品,可以规避加息后产品收益却没有随之上调的风险。
  然而,从今年的产品发行数据来看,各家银行超短期产品平均占比仅为17.88%,同样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占比为16.93%,几乎相当。
  可以说,绝大多数银行并没有把超短期理财作为主要发行产品。从各家银行理财期限的平均占比来看,一个月以上到一年期以下的理财产品才是发行主力,平均占比超过六成。
  最热衷发行超短期产品的还是中行,发行产品之中近六成为一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另外,农行、深发展、平安银行发行超短期产品占比均超过四成。也就是说,这几家银行发行产品风格偏于短期产品。
  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一般为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类,或者票据类等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相对于中资银行来讲,外资银行更热衷于中期及长期理财产品。外资银行以结构型产品为主,产品期限最少需要3个月以上,这也符合产品设计需要。其中,尤以花旗银行和东亚银行为甚,发行的产品理财期限超过一年的接近七成。
  信托贷款类产品的理财期限偏长,主要原因是,发行这种类型的银行,其理财期限也会偏于中长期。中资银行之中的民生银行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占比超过六成,其银行理财产品主要资金投向为货币市综合类场工具类、信托贷款类、信贷资产类、收益权投资类及股权投资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通胀背景 银行理财产品灵活应对 2010-12-20
· 年底银行揽储出新招 理财产品收益率上调0.2% 2010-12-15
· 银行理财产品频现“不等式” 2010-12-15
· 年底揽储 银行发行千款理财产品 2010-12-15
· 11月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长53% 2010-12-1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