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12月13日在北京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以及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全国各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关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学术负责人和专家代表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蔡武在讲话中分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高度评价了广大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他指出,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文物的保护、研究、利用、展示等各项工作,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在文物价值的调查、认定、研究、展示、利用和传承,文物本体的保存、保全和修复,以及对文物相关环境的控制与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广大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实现了文物保护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在:打破封闭,实现开放,积极吸引社会优质科技资源联合攻关;科研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科研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科技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依靠法规强化管理、依靠规划引导管理、依靠标准规范管理和依靠技术手段辅助管理的科技管理模式;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得以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单霁翔在题为《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十一五”时期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充分肯定了取得的工作成绩,总结了经验,客观分析了发展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各项战略部署。他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培育行业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以增强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重点,以培育科学创新能力为战略储备,以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整合科技资源为战略支撑,以实施若干重点科技攻关为战略突破,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知难攻坚、确保绩效,加快文物保护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来自部分省市文物行政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的代表进行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会议还表彰了文物系统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颁发了第三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
与会代表在分组讨论中纷纷表示,“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绩喜人,令人振奋。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文物保护工作更加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转变的核心要素。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思路,交流了经验,开阔了视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鼓舞了干劲,对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