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金调高或非调控物价"撒手锏"
2010-11-30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自昨日起,国内商品期货交易在通胀预期一时难以遏制的宏观背景下告别了保证金比例不及10%的个位数时代。一些活跃商品的客户保证金水平,还将因期货公司控制自身结算风险的需要追加至16%到19%的比例。
  诚然,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同时将各品种的日内涨跌限幅统一提高至6%,如按保证金应至少覆盖一个半以上涨跌停板的结算风险控制需要,交易所收取10%以上的保证金亦无可厚非。其实,国外成熟期货市场根据大宗商品价格日内波动率制定的初始保证金标准,一般也仅有6%左右的水平。
    但此轮各交易所的保证金水平统一步骤提高到10%以上,且保证金水平在国内各交易所中一向最低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其一些品种的收取标准竟一夜间由5%跃升至10%。而2008年10月大宗商品连续跌停之时,国内各交易所亦未采取过如此激进的大幅上调保证金措施。
  显然,此次上调保证金,绝非调控物价措施即将纷纷出台背景下防范商品急跌时结算风险那样简单。
  某知名期货公司的总经理日前与记者交流时即谈及,“有人把矛头直指期货市场,认为投机资金的爆炒是导致本次CPI指数快速上升的主要动力”。
  他同时坦言,“由于物价的快速上升和CPI指数的高企,现在期货行业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还有业内专家日前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更深层担忧。
  据上述专家介绍,为控制下半年来凸显的通胀,不排除监管层将个别商品期货的交易保证金进一步提高甚至直接暂停其交易的可能,即昨日开始实施的各大交易所保证金大幅提高,或非政府高层调控物价时对期货市场祭出的最后撒手锏。
  10年前郑州商品交易所爆炒后的绿豆期货可为先例,交易所最后将该品种的保证金水平提高至20%后,导致其长期有价无市而名存实亡。2007年东南亚等地爆发粮食危机时,印度也曾一度暂停小麦等农产品的期货交易。
  而在该专家看来,尽管更有序和有效率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已成为现货市场的定价基准,但也只是商品市场的“信使”或风向标,其本身并非此轮急袭而来的通胀的内生性因素。
  不管如何,业内曾乐观预计的年底上市铅、焦炭、甲醇三个新品种的计划,将很可能为此延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三大商品交易所调高交易保证金 2010-11-29
· 上期所调整保证金、涨跌停板和手续费 2010-11-26
· 两部委:保证金责任保险可免单80万 2010-11-17
· 国内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近1500亿元 2010-10-22
· 端午节小长假休市 交易所将提高保证金防范风险 2010-06-0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黄祖斌: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低于国际同业·[思想]财经洞察:“气荒”濒临 何以解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