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ST东碳在9月21日发布公告称,自即日起终止其与西安紫薇公司之前签订的相关重组协议。这意味着,紫薇地产借壳上市宣告失败。实际上,自今年楼市调控以来,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融资增发等方案也均告夭折。
银行信贷紧缩、上市融资受阻,再加之调控下低迷的销售市场,正让开发商的资金链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但这同时也催生信托融资、股权交易,甚至民间借贷等其他融资渠道的火热。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的楼市调控,让开发商有了很强的应对能力,大开发商可以依靠贷款,而中小开发商则能通过调整市场策略来缓解资金问题。
房企增发受阻
据*ST东碳公告显示,接到大股东四川香凤有关函件,鉴于截至2010年9月15日西安紫薇、湖南湘晖并未对公司进行有效重组,香凤公司决定自即日起终止其与上述二公司于2009年3月25日及2010年3月15日签订的《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该公告正式宣告了紫薇地产重组的失败。
借壳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显然不止紫薇地产一家,但成功的却不多。到目前为止,包括国信地产借壳ST琼花以及宋都集团借壳*ST百科等,都依旧在苦苦等待证监会审批,但获批的前景堪忧。
而在前几日,万科的百亿增发方案也宣告无疾而终。不仅如此,更早公布增发方案的招商地产、世茂股份、华业地产以及苏宁环球等上市房企,也被相继叫停增发。
对于上述房企上市融资受阻的原因,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证监会配合国家调控楼市所致。国务院4月出台的关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令禁止房企股东违规利用相关融资便利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商业银行不得开发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除了上市直接融资的渠道被封堵外,开发商最为倚重的银行信贷、房屋预收款也在逐步收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定金及预收款都呈环比下降的趋势。近日更有媒体报道,住建部和银监会将对主要一线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这被业内解读为可能为下一步的调控进行政策储备。
多渠道筹资
此时,信托融资、股权交易甚至民间信贷成为众多房企的“救命稻草”。
9月11日,福星股份、中国宝安两家公司同时公布了新的信托融资计划,分别计划融资8亿元和2亿元。据用益信托工作室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已超过1047亿元,和去年房地产信托全年发行规模449亿元相比,
翻了一倍多。其中8月发行规模为221亿元,发行数量为50个。
“从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的数量来看,虽然现阶段房地产市场风险较大,但房地产领域仍然是信托公司发行的重点对象。”用益信托王学成表示。
除了信托融资外,进入9月,房地产项目的产权交易也日趋活跃。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数据显示,9月10至9月16日一周里,房地产业居于国资成交项目的第二位,占据近20%的比例,而一些大宗产权板块的成交额也大增,如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房地产项目溢价率超过83%。无独有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数据也显示,房地产成为今年上海产权交易的热点板块,截至8月,今年房地产交易项目平均成交额同比增长88.07%,达到单宗1.17亿元的规模,而且有多宗上亿元的房地产项目形成了竞价,溢价很多成交。9月19日之前的一周,房地产挂牌了4宗项目,挂牌的金额为5.24亿元,成交的金额达到了2.42亿元。
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是水涨船高。有业内人士透露,像温州当地的财务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对于多数地产商的借贷利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一般的利息都在三分以上,也就是年利率36%,甚至更高。
应对调控仍有办法
政策日益趋紧,开发商急寻融资途径,这是否意味着开发商的资金链正面临断裂的可能?
“经过近几年的楼市调控,开发商面对调控时的适应能力已经相当强了,只要不盲目扩张,企业的资金链不会表现的特别紧张。”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陈宝存分析表示。他认为,目前信贷的政策主要针对的需求方,“那些有实力的开发商和央企,仍然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虽然8月份国内贷款出现下降,但这只是信贷结构投放节奏的调整,在第四季度信贷有可能会逐步上升。”
而从近期土地市场上也可以看出,部分开发商确实不缺钱。近日,保利地产正是以18亿元的总价击败中铁集团,夺得广州芳村高尔夫球场等四块土地。
“对于一些中小开发开发商,即使从银行贷不到款,但可以通过调整市场策略来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包括降价销售回笼资金、放缓开发节奏等。”陈宝存表示。
而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也曾表示,包括预售收入监管等政策确实会让那些三个盖子扣五个锅的开发商面临周转问题,但不会影响正常经营的企业现金周转,反而降低了开发商的资金成本与利息支出。“把降价的预期寄托于开发商的现金流断裂并不现实,因为在过去价格的增长中,即使降价开发商仍保留了利润空间。”
“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并不缺资金,关键在于开发商与投资者怎么去合作,尤其表现在对项目的支配权上。”陈宝存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