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银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让投资者看得眼花缭乱。但选好一款理财产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资者报》研究部以8月份到期的874只产品为样本,建立模型对各家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进行测评,得出的结果是:在20家银行中(8月到期产品由26家发行,但排名中剔除了仅有一只产品的6家)中行居首,5家外资综合理财能力最强的是华一银行,在总排名中列第5位。
本次测评收益率是最主要的指标,我们将同期存款利率设置为对比指标,实际到期收益率与同期存款利率比作为收益指数,将全部产品收益指数进行排序,按照排名前后设置分数,取前三分之一作为优秀产品,排名越靠前,分值越高。同时将全部到期产品做分类处理,可以从各个方面考量一家银行的产品在全部银行发行产品中的排名,并按照排名前后设置分数,最终获得各家银行的综合情况,即理财能力排名。 权重设置方面,理财期限、投资类型、币种和收益类型同等权重。理财期限内三个期限之间得分最终以平均值处理,相应投资类型、币种、收益类型处理方式相同,不影响整体权重比例。
中资外资产品差异大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8月份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中,中资银行排名较为靠前,整体高于外资银行。综合能力排名靠前的银行分别是中行、民生、招行和工行。外资银行中表现最好的华一银行排名第5。 数据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外资银行虽然发行数量较少,产品类型也较为单一,但将中资银行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外资银行作对比,8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为7.36%,而中资银行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76%。 查看具体产品发现,外资银行主要以发行风险较高的产品为主,收益率较高,中资银行同样也发行风险较高的产品,最终结果来看,收益率不及外资银行,实际收益率不及预期的情况,也是中资银行更为常见。 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很像田忌赛马的故事。单一就高风险产品来讲,对于产品设计和投资的判断,外资银行更强。但是,投资者关注更多其他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外资银行又无法满足。外资银行更多的是满足了对海外市场或者商品市场外汇市场比较熟悉,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那部分投资者。 而中资银行从发行产品类型就可以看出,不论是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还是票据类产品,多为价格指数变化平稳,预期较为明显的投资领域。同样对于风险的规避,必定是牺牲部分收益为代价。但是中资银行理财产品侧重的产品类型,刚好符合中国高额储蓄的现状,和多数投资者更期望稳定收益,风险较少的投资风格。 当然,对风险有所偏好的投资者则可以重点关注外资银行。
理财期限千差万别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分析结果显示,8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将理财产品按照超短期、中期及中长期划分,可以发现各家银行在不同理财期限领域中,表现各有不同。 从超短期产品来看,得分最高的为中行,从发行数量上看,8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共有90只产品到期。而发行数量处于第二位的招行,共发行53只,在超短期产品分项得分中仅为第7名的位置。同样发行数量仅20只产品的农行,在最终的理财能力排名中尽管较为靠后,但仅此一项它还是处于第2的位置。 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理财能力的高低与产品发行数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更直接的关系应该是透过银行的柜台,看不到的各家银行理财部分在运作银行理财产品时能力的高低。 在中期理财产品中,民生银行和华一银行表现最好,理财能力较为突出。翻看这两家银行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看到,民生更多的是发行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而华一多发行风险较低的与利率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相对于其他银行设计多为债券类产品。收益优势自然体现出来。 中长期理财产品中工行和中信的表现最好。最主要的是这两家发行的产品多为信托贷款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进一步规范以后,对他们的理财能力可以说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我们按照理财期限划分,来观察各家银行理财能力表现,就是想为对流动性要求参差不一的投资者提供一份有用的参考。对于资金流动性需求较强的投资者,可以按照各家银行在不同期限表现出来的理财能力来选择银行,进而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合理利用使用资金的间隙时间,让闲余资金流动起来,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投资类型决定风险偏好
根据对8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投资类型划分,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最高的为中信和招行;在结构类产品上,理财能力最强的则为外资华一银行;债券投资类,理财能力排名最高的为中行;股权投资类产品中,招行和中信排名最为靠前;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中排名最高的是民生。 投资类型的划分,更多方面是考量各家银行对于不同投资领域的驾驭能力。不同银行应该有各自不同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或者可以吸引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进行合作,或者擅长投资短期债券票据产品,又或者对黄金期货市场更为擅长,又或者对汇率变化有较好的掌控。 另一个角度,投资类型所代表的语言也称为风险,每种不同投资类型的产品,标签出不同的风险等级。 将投资类型按照风险等级划分,最难分类的是挂钩型产品。其他几种类型中,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是最像存款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最低,相对较高的为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此类产品部分投资于债券类产品,部分投资于信托类产品,结合起来风险居于债券货币市场类和信托贷款类中间。风险相对较高的为信托贷款类,其中也包括部分股权投资类产品。这类产品更多的是来自融资项目失败或者企业运转较差、产品坏账等情况。
从信息披露看理财态度
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上,是不遗余力的,但是相对于基金和股票等投资产品的数据资料披露程度上,则是遮遮掩掩。整体来看,各家银行对数据披露的重视程度不一,有些银行更重视产品资产本身的介绍,却很少提及实际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一些产品资料披露也不及时。 也许有人会说,银行理财产品资料的披露程度并不影响商业银行的理财能力,从某一个方面来讲,对于信息披露的重视,表明银行对于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是硬实力,而数据资料齐全、理财经理的专业性等细节部分是软实力。 相关银行人士介绍,部分产品募集规模小,银行未来得及宣传,就已经被相关客户“内定”,而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必要”在网站上做宣传的。 据wind统计显示,8月份到期产品从数据披露情况来看,银行一般采取完全不披露实际到期收益率、披露一部分实际到期收益率和完全披露三种情况。能够做到完全披露的银行一般为发行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如南京银行和平安银行等。 招行、工行、民生等则属于部分披露实际到期产品数据的银行。披露情况较差的银行为交行、农行、浦发、光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