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信合作产品被规范后,银行理财市场的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投资者而言,高风险、高收益的信贷类产品逐渐退出后,选择理财产品难度随着上升。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不等于存款,除了有明确收益保障的产品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风险,且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发行和提前赎回时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在关注收益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风险和费用等问题。
近期,随着信贷类产品低迷,结构类产品以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获得投资者广泛关注,而银行发行该类产品热情随之上升。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8月13日至8月19日的7天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较前一周大幅增加13款,而据财汇资讯不完全统计,上周在售116款银行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占比也达16%。 单从最高预期收益率看,结构性产品确有其优势。如花旗银行今年6月25日发行的“挂钩中国和新加坡指数基金”1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账户,最高预期收益率可达37%。而恒生银行7月7日发行的“月月赏”股票挂钩部分保本美元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达36%。其他同类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多在10%以上,与预期年化收益率2%-3%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显然很有吸引力。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虽然最高预期收益率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要拿到最高收益率可能性极低。以花旗银行“挂钩中国和新加坡指数基金”为例,其挂钩标的为盈富基金、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MSCI新加坡指数基金。若要实现潜在最高到期投资收益率37%,需同时满足在观测期内从未发生触发事件,且最后估值日3只挂钩基金表现均等于37%等条件。若在观察期内,挂钩标的涨幅已触及37%,则实际年化收益率仅2.25%;而若到期时,任一挂钩标涨幅等于或小于零,则投资者只能拿回本金。 业内人士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属高风险投资产品,如果市场情况与投资者观点不同,则投资者只能在产品到期时获得受保障部分的投资本金。而近年来结构性产品发生“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并不少见,仅今年就已有约20款银行结构性产品出现了“零收益”。 除了关注风险,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关注理财产品相关费用,一方面,部分产品会收取销售服务费、管理费等,另一方面,若投资者提前赎回产品,银行一般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提前赎回额外违约金,数额一般在认购额2%-3%,因此投资者不可忽略这一问题,以免相关费用吞噬产品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