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 >> 文化·品味
探访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住着“木刻楞”吃着赫列巴 唱着《喀秋莎》
2010-08-13   作者:记者 陆敏/呼伦贝尔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陆敏/摄
    天高,云淡,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小小的村落。远处,草原辽远、白桦矗立。近处,一栋栋原木搭建的房子,装点着鲜花和秋千的小院,黄皮肤、红脸膛的男主人和白皮肤、蓝眼睛的女主人对你微笑相迎……眼前的一切恍若异域。
  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村。在这个全国惟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繁衍着中国最大的华俄后裔族群,小小的村落里充满了异域风情。

  中国最大的俄罗斯族聚集群

  额尔古纳市位于中国版图的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端,西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望。从海拉尔出发,向北行驶4个小时左右,穿过陈巴尔虎旗草原和大兴安岭白桦林之后,便是恩和村了。“恩和”的蒙语意为“和平”。据当地乡长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中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闯关东”移民流与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奉行“边区俄罗斯化”的移民流在额尔古纳河畔相遇,两个不同种族的流民不断往来,继而联姻、繁衍、定居,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俄罗斯族聚集群。
  1989年,“华俄后裔”被确定为“俄罗斯族”,也是我国低于1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总人口4000余人,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据近半数,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当地的俄罗斯族人多信仰东正教,按俄罗斯族时令过巴斯克节。
  进入村庄,单门独院的俄式“木刻楞”比比皆是。恩和的俄罗斯族民居深受北欧西伯利亚农庄建筑风格影响,都是一栋栋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叫做“木刻椤”。用原木交错叠建,原木之间垫有青苔或泥土,屋顶由铁皮覆盖,门窗边框用彩色漆绘。站在村里,环顾四周,家家窗台上都有鲜花,每户都有用木栅栏围成的大院子,院里有花有草,还有粗绳捆制木头做的秋千在风中微微摇荡。抬眼望去,不远处的村中心有一个教堂,正是标准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建筑格局。

  正宗俄罗斯美食吸引八方来客

  走在村中,记者被一阵阵飘香的面包味道吸引了。抬头一看,迎面正是一家面包作坊——热尼亚列巴坊。听当地朋友说,这是一家在当地大名鼎鼎的面包作坊,制作的赫列巴(一种俄式面包)用天然啤酒花发酵,不含任何添加剂,由白桦木柈子手工烤制,是正宗的俄罗斯族美食。
  用砖头和泥巴制成的面包烤炉是当地许多俄罗斯族家庭的必备。而在这个作坊,几个烤炉像几间小屋似的,上面分别有烟囱状的烟道。只见女主人打开其中一间“小屋”上一个铁制的小门,里面是熊熊燃烧的炉火,她用一个特制的长长的白桦木柈子(类似一个超长放大的炒勺),将一屉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面包送到炉火深处。
  不管游客们怎么催促,女主人还是不紧不慢,严格按时间操作烤制程序。传统的发酵方法、传统的烤炉、传统的烤制手法……等到金黄松软的大面包一出炉,游客们还未品尝就被那纯正的色香味吸引了,纷纷涌上来争相品尝。记者尝了一口,果然是又香又软又筋道,口味纯正,名不虚传。好客的主人善解人意地为客人们倒上了香浓的奶茶,端上了俄罗斯族人自制的稀米丹果酱。喝着奶茶,蘸着果酱,品着面包,一时间,人人赞好,似乎天下美味莫过如此,一些游客当场解囊,要买些带回家去。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买了一箱,他笑呵呵地说,“现在不缺吃的,要吃就吃这有特色的,尤其是这种传统烤制的正宗俄罗斯美食,今天让我大开眼界。”
  品尝着面包,大家不觉感到肚子饿了,一看时间,原来午餐时间到了。记者来到村里的伊丽娜乡村俱乐部就餐。一进门,就被浓郁的民族风情打动了。只见俄式传统长条木制餐桌上铺着格子餐布,木椅相对排列,长相明显带有俄罗斯民族特征的服务员们端着盛有各种俄罗斯族传统美食的大盘小碟穿梭其中,客人们品着伏特加,喝着苏巴汤,啃着俄式烤肉,热烈交谈,而舞台上,当来自俄罗斯某歌舞团的俄罗斯女歌手用中俄两种语言唱起《喀秋莎》时,台下一片唱和声,到最后,成了全场大合唱。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穿着传统的俄罗斯民族服装的俄罗斯小伙子、小姑娘,跳起了热烈奔放的民间舞蹈,舞到高潮,他们纷纷下场,邀请客人一同跳舞。此刻,不管你是哪个民族,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大家手拉手儿跳起来,宾主同乐,场面一片欢腾。

  家庭游从“招牌”变“王牌”

  在一个小院门前,听到人声,穿着长裙、围着三角头巾,一身标准俄罗斯妇女打扮的女主人从院中迎出来,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参观,原来他们是开展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的俄罗斯家庭。他们保持了俄罗斯人的生活习俗——住着“木刻楞”,吃着面包和奶油,屋里挂着壁毯,墙角放着三角琴,院里种着列巴花。桌上的饭菜也是俄式的:苏巴汤,也就是俄罗斯红菜汤;土豆焖肉饼是典型的俄罗斯菜;桦子鱼,是从额尔古纳河打上来的鲜鱼;还有俄式香肠、酸黄瓜加上自制的面包和蓝莓酱。
  额尔古纳市旅游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俄罗斯民俗风情一直是当地旅游产品的招牌。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民族乡的名气越来越响,很多旅游者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走马观花,都想住到俄罗斯族家庭中进行深入的民俗体验。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最初就在这样的需求中自发形成了。但是,旅游部门意识到,要保护这一“招牌”,不能任由其发展,必须对开展家庭游的旅游户进行规范管理。
  经反复研究和专家认证,额尔古纳市建立了整套比较成熟的家庭旅游准入规则,通过旅游、卫生、工商、税务、国土以及当地政府联合检查验收,对符合挂牌条件的家庭户给予挂牌认证。同时将名单和价格传至各大旅行社,一方面为其宣传,另一方面确保家庭旅游市场的透明度。在统一规范的管理下,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经过当地旅游局确认并统一挂牌开办的家庭接待户有130余户,可同时接待3000人住宿、5000人就餐,家庭旅游接待人数也从2005年的8790人次发展到2009年的25万人次。“现在,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已经从‘招牌’变成了‘王牌’!”当地旅游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民俗博物馆再现俄罗斯族生活史

  在恩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之间还可以用俄语进行交谈,而60岁以下的俄罗斯族后裔已经没有几人会说俄语了,多数人都是操一口东北腔的汉语。如果不看他们的面孔和皮肤,简直不大相信他们是俄罗斯族人的后裔。据当地乡干部介绍,他们的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上也基本汉化,但他们酷爱清洁、花卉和舞蹈,热情奔放的民族特性依然保留完整,每到冬季,他们还使用马车和爬犁等传统交通工具,部分婚丧原始习俗也保留了一些,比如在婚礼上撕长者裤子、死者墓前要立十字架并且封闭墓地等。
  村里的俄罗斯族民俗馆是国内首家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共分为生活区、渔猎区、生态区、民间艺术区等八大展区,共有展品400余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照片等,囊括了俄罗斯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俄罗斯民族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厚重的俄罗斯族原始文化,是俄罗斯族生活史的生动再现。
  记者在渔猎区看到,这里展示了一些被捕猎到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有野猪、狍子、鹿和一些说不出名字的飞禽走兽,还有一些分工很细的捕猎用具,还原了俄罗斯族人早期的狩猎文化。而一些民族风格浓郁的俄罗斯族家庭陈设,也再现了俄罗斯族人的生活状态。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对记者说,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对俄罗斯族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进行集中展示,不仅有助于整理和保护这一民族独特的民俗、民习,也帮助游客更系统、更具体地了解俄罗斯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从丰富和发展旅游业资源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和传播俄罗斯族民俗文化上,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陶醉在台湾铁路沿线的乡村风情 2010-07-28
· 制度创新:村级工程招投标优化乡村治理 2010-07-26
· 北京农商行:首家“乡村便利店”挂牌营业 2010-07-16
· 乡村旅游:利益冲击下的文化偏离 2010-04-08
· 我国乡村旅游面临意识的跨越 2010-04-0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不够职业的基金业“被娱乐化”·[思想频道]钮文新:美国需要的是加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