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记者近日在江西调查了解到,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迫切,农村建房需求市场庞大,包括农民、企业、相关部门在内的各界人士对“建材下乡”政策充满期待。
建材消费成农村热点
对于家住泰和县马市镇江滨村的郑永芳来说,今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栋两层半的砖瓦房。郑永芳全家六口人至今住在一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土坏房中,一碰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就要担心屋顶漏水。“两层半的新房,需要两吨半钢筋,25吨水泥。”郑永芳告诉记者,他这几年在县城做泥工攒下了几万元,最晚今年下半年就要启动他的“建房计划”了。 在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袁塘村,村民刘荣祥家正在原来一层平房的基础上加建两层。“不包括装修,建一层房要花四万元。”刘荣祥说,随着儿女的长大,一家五口人挤住在80平米的房子里实在不方便,何况25岁大儿子的婚房也该准备了。 “在农村,住是第一位的,吃和穿还在其次。”泰和县沙村镇建材经营部老板傅传文告诉记者,受传统观念和改善住房需求等因素影响,农村建材需求越来越大,他在全县的农村有六七个销售点,近几年光水泥销量每年要增加上万吨。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泰和县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刘春华说,2009年仅马市镇申报建房的农户就有288户,全县有建房意向的农民据估算为5197户,以每户建设用地80平米,建筑面积200平米计算,建设工程造价为3.6亿元,需要钢筋2.59万吨,水泥9.3万吨,砖25845万块,按二次装修增加1/3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达4.8亿元。 据了解,江西共有99个县(市、区),总人口4300万,其中农村人口3200万,860万户。近几年以来,新建、翻建住房农户每年都在20万户左右,约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2.5%,镇村年竣工住宅建筑面积保持在2700万平方米左右。 “全省16万个村庄,就算平均每年每村5户农民有建房需求,其消费能力也是惊人的。”江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聂新民认为,建材消费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消费的一大热点,其拉动内需的潜力是巨大的。
“建材下乡”备受期待
由于“建材下乡”将对农村消费者和建材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因此备受各方期待。 在泰和县上田建材市场,经营钢材已有10多年的曾宪慧说,如果“建材下乡”政策能落实下来,通过补贴的方式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民的建房热情肯定会更高,我们建材经销商的销量肯定也会被拉动起来。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钢材店老板刘元厚则认为,今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后,外出打工的人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农民打工赚钱后肯定会考虑建房,所以只要“建材下乡”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建房的人肯定会更多。 江西泰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60万吨的较大型水泥企业,其80%的水泥销往农村。公司销售总管康定伟说,农村建房成本中,水泥约占12%,“建材下乡”政策如果实施,肯定能提前启动农村水泥市场,对提高水泥销量,促进企业发展肯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与钢筋、水泥等建筑主材的生产经营者一样,以经营瓷砖、涂料、地板等装修产品为代表的建筑装饰行业同样对“建材下乡”充满期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已经有家装企业开始提前布点小城镇了,目的是在‘建材下乡’政策出台后,能夺得先机。”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万顺桃说,家装企业此前很少进入农村市场,此次希望可以搭“建材下乡”的政策快车,进入中小城镇市场,实现家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房改造缩小城乡“鸿沟”
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居住条件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现状,与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材下乡”政策的实施,很可能成为缩小城乡“鸿沟”的一次良机。 位于泰和县城郊的西门村是当地最大的“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农民逐渐成为拿着农村户口的“市民”。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门村规划杂乱无章,乱搭乱建、违规建房现象时有发生。城中村改造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 泰和县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刘春华认为,“建材下乡”政策如果执行得好,通过补助方式激发城中村的居民们统一进行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既顺应了民意,又解决了政府的管理难题。 正在西门村租住的严藩明原籍泰和县塘洲镇塘洲村,但在外打过工见过世面后,他并不愿意把新房建回村里。他说,如果他在所租住的西门村购买旧宅改建新房也能享受“建材下乡”优惠,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城”。 “瓷砖、地板、乳胶漆,城里人用的装修材料其实我们农村人也渴望拥有。”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秀江村村民刘本厚说,如果盖房也能得到补贴,农民肯定会把房子建得更漂亮些,如果部分装修材料也得到补贴,哪怕补贴比例小点,农民也会选择使用的。
农民担忧实惠难“落实”
记者在江西采访时了解到,在社会各界对“建材下乡”充满期待的同时,农民、企业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均对政策落实存在担忧心理,并在提出建议时认为,政策明朗仍须过科学筛选纳入补贴名录的建材类型和建材企业、明确合理的补贴方式、建立有效监管队伍及措施这“三道关”。
水泥补贴带来多重拉动效应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材下乡政策,虽然当前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未出台,但作为建材生产大省的山东省从去年初已在部分县市试点水泥下乡,对农民新建住房和危房改造进行实物补贴。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虽然水泥下乡的补贴比例不高、种类单一,但在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拉动内需方面已显现出重要作用,同时一些基层群众也建议国家未来大规模实施建材下乡时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避免农村盲目大拆大建。
因地制宜 实物补贴 弹性定价
虽然国家“建材下乡”政策的具体细则还没出台,但记者日前调研发现,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建材下乡将会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改善农民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不少基层同志建议,希望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下乡品种,在补贴方式上采取更加方便易行的实物补贴,同时在制定建材下乡产品价格时允许企业根据生产成本微调售价,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