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人”[图]
    2007-05-11    本报记者:叶健 王昊飞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一个全新的词汇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过劳人”。顾名思义,这是一群劳动强度较“劳模”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群体: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
  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调查表明,已经有七成白领成为“过劳人”。传统印象中,都市白领们出入高档写字楼,风光无限。然而,他们光鲜衣着包裹下的,却是被高强度劳动“掏空”了的疲惫身心。

高强度劳动掏空都市“过劳人”

  “三年的工作把我变成了‘空心人’。”供职于太原一家电视台的黄田太这样告诉记者。每天早八点上班,晚八点下班,每天扛着摄像机在城市里东奔西跑,回到单位还要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回到家里还得做“家庭作业”:为第二天找选题,联系采访对象……如果加上上下班路上花费的时间,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黄田太坦言,工作之初激情澎湃,拼命干活,然而“没有周末,没有时间娱乐,吃无定时,食无定所”的高强度工作已经让他身心俱疲。“其实累点还能忍受,最让我惶恐的是脑子被掏空了,成了‘空心人’,相较于入行之初的创意迭出,现在的工作越来越缺乏灵感。”黄田太说,更加郁闷的是没有时间“充电”,即使有,也忙着睡觉休息,根本没有力气去看书学习。
  强生公司是一家令大学毕业生心向往之的著名外企,然而,丁木子却在其中工作了一年后,毅然辞职。现在老家长春“赋闲”的丁木子说,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每天没完没了地接电话、回邮件、接待客户……以分钟为单位安排着行程,虽然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但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的日子让他短短一年后就吃不消了。
  丁木子这样描述他辞职前的身心状态:一年前进入强生的自豪感、成就感荡然无存,剩下的惟有对工作的厌烦;易怒暴躁,会无缘无故的发火;由于长期睡眠不足,经常精神恍惚;长期对着电脑,一到晚上就两眼迷离,看不清东西……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丁木子说,他许多同学毕业后都进入外企工作,尽管所在的行业、城市各异,但是生活状态几乎如出一辙,身心枯竭的状态也相差无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能下狠心辞职,高薪、优越的待遇等“致命的诱惑”使得年轻白领们默默忍受着“过劳人”的生活。

20年“身心储备”,两三年“吃干榨尽”

  长期超强度劳动导致身心被掏空,使得劳动者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者致死现象,在我国近几年才被引起重视。
  有人曾用“三高”和“三中”来形容“掏空族”、“过劳人”,即: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中层、中产和中坚分子。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这些人是通过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教育,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对知识、智慧、激情、技能、体力、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储备,然而,许多人却在迈入职场的短短几年内就将其消耗得所剩无几甚至被“掏空”。
  “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是导致过劳的重要原因,”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谭克俭认为,都市“掏空族”、“过劳人”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职业人群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打拼和竞争时,迫不得已地持续付出相应的体力、精力、情感,以对其工作起到维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的“透支”又得不到及时补充,长期“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他们身心俱疲,丧失工作的热情,并进而影响生活的态度。
  一家职业顾问调研中心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针对传媒、机械电子、IT等行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人感觉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只是在不断重复过去的经验,同时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汲取新鲜养分。同时,半数以上的人还表示对自己的工作已经不像刚毕业时那样充满投入的热情,甚至感觉工作越来越累、自己的作用越来越小。
  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教师秦喜亮指出,都市白领被“掏空”现象是近年来众多的城市病状之一。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日益加快,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节奏,大量人力资本尤其是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不得不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而代价则是,中国年轻白领们的健康每况愈下、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开始面临“过劳死”的威胁。

俱疲身心如何得到“救赎”

  为确保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人才被透支使用,掏空、过劳现象随之蔓延,日渐普遍。在过劳高发的科技、教育和IT行业中,《北京晨报》所做的随机调查显示,80%的人员认为自己具备“过劳症状”,认为自己具备“过劳症状”的人员中65%的人“已经过劳,但没办法休息调理”。
  专家认为,以白领阶层为主的“过劳人”是社会的精英人群之一,在高强度劳动下,无论是轻者伤身,还是重者致命,对其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为应对这一现象,采取必要的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避免被高强度劳动“掏空”?如何对“过劳人”进行“救赎”?吉林大学社会学专家漆思说,这有赖于整个社会保健系统的健全,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法制体系的健全,有赖于尽早建立劳逸结合的工作指导理念。
  漆思强调,制度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且目前国内劳动力、尤其是高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避免过度工作,导致疾患丛生,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个人调节。
  谭克俭表示,近年来,“工作第一、生活第二”已成为中国年轻劳动者的生存信条,实际上,这种想法应代之以劳逸结合的工作理念。工作固然重要,但生活才是目的。反过来说,美好的生活才能确保相应的工作质量,而生活一塌糊涂的人则很少能取得出色的工作业绩。
  谭克俭建议,劳动者应抽出一定的时间积极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切实地去感受爱情、友情、亲情——情感饱满的人生才有活力,生活立体的人生才有创造力、想像力和生命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