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一隅 |
1979年,邓小平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哈默的一次会面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新生。这一年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工建设,10年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在该地区成立朔州市。 自此,朔州市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座因能源而生的城市,也成为一块探索中国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 然而,因煤而生的朔州在品尝到煤炭带来的好处之时,高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煤炭给环境和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困扰,让朔州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 市委书记田喜荣用一句话指明了朔州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把煤用到极致。”
粉煤灰“新生”
电厂燃煤——粉煤灰——废弃堆积或少量利用,这就是粉煤灰的一生,不过现在,朔州的粉煤灰又将拥有新的生机。 在朔州地区,每年电厂燃煤后都会生产出近300万吨的废弃粉煤灰。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技术,朔州市几家大型电厂多年来积累的粉煤灰排弃已达到5000万吨。如此之多闲置的粉煤灰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周边的环境带来的一定的污染。 为了能消化这些粉煤灰,朔州市政府2006年与平朔公司合作建立了高新科技研发中心,集中对粉煤灰提取白炭黑和高硅、高铝氧化物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目前研发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朔州市委副秘书长李建平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中试,今年将开工建设第一座工厂。” 该项目技术人员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正常情况下,一般火力发电厂每100万千瓦装机容量每年可产生100万吨粉煤灰,占耗煤量的30%左右。1吨粉煤灰可以生产白炭黑0.22—0.25吨、氧化铝0.33—0.36吨,剩下的渣,可以生产水泥1.3吨,而仅生产白炭黑和氧化铝就可带来500元利税。如果用1.932吨氧化铝生产1吨电解铝,能带来利税760元;如果把电解铝做成型材,每吨可增值2000元左右…… 另外,制砖也是消化粉煤灰的一种路径。目前朔州煤灰制砖企业共有5家,年产能5.7亿块蒸压砖,90万立方米砌块。按照1亿块砖消化11万吨粉煤灰、1万立方米砌块消化0.7万吨粉煤灰计算,全部达产后,总共可消化粉煤灰125.7万吨。 目前朔州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正在规划之中,该项目的主导产品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等,除了可满足铝行业的原料需求外,也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高新科技研发中心相关人士介绍说,“第一次提取的渣可制成二氧化硅、白炭黑等,也可配置成高标号水泥、彩色水泥。随着科研工作的推进,还会有十几项伴生技术成果产生,像铁、钒、钛、镓、铟等金属也都将可以提取。” 截至目前,高新科技研发中心已先后与东北大学、西安建筑大学、北京矿业研究总院、长沙有色金属设计院等9家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形成了力量雄厚的专家团队。此外,朔州经济开发区也正规划建设相关产业园,直接以粉煤灰陶粒生产线成套设备与区域内新建230万千瓦机组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实施“无缝链接”,全天候消化该电厂的粉煤灰排放,真正做到以下游的“吃干榨净”实现上游的“零排放”,在局部项目上接近“消灭粉煤灰”。这是全国首例燃煤电厂粉煤灰排放的前段治理和全程利用模式。 据介绍,未来相关部门还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加快发展高级铁合金材料、复合铝型材料、镁合金材料、高级耐火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特种水泥。
不“另起炉灶”的绿色转型
粉煤灰的转型只是朔州这座煤炭大市近年来在践行“低碳转型”道路上的一部分。 采访中,市委书记田喜荣简单而深刻的告诉我们:“离开煤炭就不是朔州了,我们不能削足适履、抛弃煤电、另起炉灶,于是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煤炭这一资源优势,用到极致。作为资源型的城市,朔州的发展离不开煤炭,朔州的低碳转型也不能抛开这一根本”。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朔州是典型的能源型城市。全市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到了439亿吨,坐拥山西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建市以来,朔州累计生产原煤11亿吨。2008年更是凭借1.18亿吨的煤炭产量,成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当地人这样向记者描述,“如果运煤专列首尾相接,可绕赤道7圈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朔州市煤炭探明储量约430亿吨,占全省的六分之一;煤系分布面积1603.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煤炭生产能力、洗选能力、发运能力均达到了2亿吨以上。2009年,生产原煤1.3亿吨,比上年增长7.1%,产量居全省第一。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有了新的认识与定位。当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新的共识时,朔州这座“煤都”又“为煤所忧、为煤所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生态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成为这座城市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门槛”。 转型在所难免,朔州开始重新定位,探寻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年轻就是资本,就是活力。短短几年间,这座年仅20的城市在优化产业结构、寻求低碳技术创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方面都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2006年以来,朔州首先以安全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为方向,在煤炭资源整合上迈出了产业转型的重要一步。为了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朔州市对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关小上大,引大联强,努力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对整合后保留下来的煤矿,朔州2007年提出了“四个70%”目标,即70%以上的煤矿与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和用煤大企业大集团合作,保证稳定销售;70%以上的煤矿机械化开采,实现根本安全;煤炭回采率达到70%以上,提高集约水平;煤炭洗选率达到70%以上,确保原煤增值。 经过几年的升级改造,全市地方煤矿已由2006年的205座整合减缩到67座,单井生产规模由15万吨提高到131万吨,产能由3312万吨提高到8780万吨,加上中煤、同煤在当地的煤矿,全市煤炭生产能力、洗选能力、发运能力均达到2亿吨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如今,当初的“四个70%”目标已基本实现,资源回收率在去年提高到了75%以上,洗选能力提高到1.1亿吨;陶瓷产业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年可减少燃煤15.3万吨。电力产业以节能环保为核心,关闭和淘汰了耗能高的燃煤机组共58.2万千瓦;经过技术改造,燃煤机组耗煤量由每千瓦时380克下降为330克,每年节约标煤97万吨。通过这些措施,朔州在降低GDP能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至2009年间每年GDP能耗分别下降了6.39%,7.92%,7.7%。 此外,为了改善了监管手段、提高了监管能力和安全水平,朔州市还投资了1亿多元,建起了煤矿瓦斯监测监控、产量监控、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多功能煤矿安全综合监控中心,将瓦斯、产量、考勤、视频四个监控系统整合为一个平台。去年,全市共生产原煤1.3亿吨,同比增长7.1%,产量居全省第一,因生产事故死亡4人,百万吨死亡率0.0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5月,生产原煤6668.49万吨,同比增长52.84%,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到明年年底,85%以上的煤矿将实现机械化综采和现代化管理。 围绕煤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是朔州“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一环。除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朔州提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坚持“一抓煤、二抓电、三抓新兴产业”的原则,旨在推动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 朔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煤炭洗选业,变输出原煤为输出洗精煤;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变地面输煤为空中输电;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变原料输出为产品输出;大力推进废物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提高煤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打造煤炭生产——煤炭洗选——燃煤和矸石发电(煤化工)——电厂废弃物生产水泥和新型材料的循环经济链条。 电力工业是朔州多元化产业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华北第一大火力发电厂集聚区,朔州拥有发电装机容量460多万千瓦,每年发电250亿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变输煤为输电,朔州在提升能源附加值上实现了突破。为节省煤炭运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增值水平,朔州一方面着力建设节能环保型燃煤电厂,大力发展新型清洁煤发电项目,一方面还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2006年以来,朔州对所有燃煤机组全部进行了汽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和高压电机变频改造,安装了脱硫除尘装置,淘汰高耗能燃煤机组近60万千瓦,每年节约标准煤120万吨,另外还利用四年时间,建成了4座循环硫化床空冷煤矸石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07万千瓦。此外,朔州在全省率先建成了2座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7.5万千瓦。据介绍,目前市区垃圾发电项目、应县秸秆发电项目、100兆瓦太阳能单晶硅生产线、1G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正在顺利推进。2009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455.1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9.4%。 朔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日明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建设的电厂有17座,装机容量388万千瓦。这些电厂全部投产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843.1万千瓦。其中,煤矸石电厂267万千瓦,占31.7%;新能源电厂55.5万千瓦,占6.6%”。 据统计,在产业转型的四年间,朔州新上各类工业项目近500个,其中非煤、非电项目占70%左右,基本上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主导,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日用陶瓷、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黑色“沃土”上的绿洲
如今的朔州,所到之处皆为绿色,很难让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过去。在经济转型的同时,朔州还建设生态文明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近年来,朔州市一直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碳汇造林为重点,在建设新兴能源基地,加速煤电产业发展的同时,坚持“生态立市”,以“绿色”作为朔州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 “以前由于规划的不科学等问题,朔州是‘年年造林不见林,多年造林老地方’。”林业局副局长王加焕告诉记者,“近年来,朔州每年筹资10亿元,植树33万亩,增加林木绿化率2个百分点。现在,市区和每个县区都有万亩以上成片造林绿化工程,初步形成了10个万亩以上生态示范公园,而且规模还在逐年扩大。2009年底,林木绿化面积累计达到400多万亩,林木绿化率26.6%,林草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50%。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右玉县,由于建国以来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以往‘白天点油灯,晚上土堵门’的右玉已经由一片不毛之地演变成了‘塞外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在10亿元资金的筹措上,王加焕介绍说:“我们正力争实现“三个三分之一”,即争取上级投资和市财政投资达到三分之一;县区自筹三分之一;厂矿企业和社会投入三分之一。另外,市政府每年安排造林绿化补助1.65亿元,平均每亩补助500元。” 在资金支付上,朔州还通过实行的“四四二”制度来保证植树的成活率。具体来说,就是工程启动时,垫付40%的工程款;当年秋天验收,成活率达到要求时再付40%的工程款;其余20%的工程款,第二年秋天验收达到要求后付清。 在推进措施上,朔州市依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严格实行以煤补林,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做到挖1吨煤种1棵树。同时,实行规模造林、大苗栽植、连片治理。造林工程面积原则上必须达到3000亩以上,而且尽量选用大规格苗木,做到一次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在营林机制上,实行专业队造林。全市目前共有造林专业队近100个,专业造林人员近600人,变过去的季节植树为常年植树。 王加焕表示,未来全市每年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3万亩,林木绿化率年均增长两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市的林木绿化率有现在的22.8%增加到40%以上,要建成一座“荒山覆于森林中,通道行于林荫中,城市隐于公园中,村庄遮于浓荫中,厂矿置于绿色中”的绿色新朔州。
转换色调因煤而兴
短短几年间,依托煤炭这一资源优势,朔州在由资源性城市向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朔州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山西省政府考核的九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朔州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二。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工业增加值完成270.2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达到110亿元,增长7.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2亿元(含煤矿兼并重组一次性资源价款),增长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5亿元,增长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8.6亿元,增长23.1%;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1.13亿美元,增长8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年完成15499.8元,是“十五”末8787.3元的1.76倍,比上年增长10.7%,增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完成5124元,是“十五”末3081元的1.66倍,比上年增长8.3%,连续五年刷新历史纪录,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转型以来,朔州的新兴产业掀起了一轮发展高潮,煤—电—新型建材循环经济链条也基本形成。据统计,目前有数十亿元的非煤非电工业项目正开工建设,新型材料、陶瓷、制药等产业也快速壮大。特别是建材业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将形成10亿块空心蒸压砖、50万立方粉煤灰砌块和130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另外,服务业的总投资也达到了110亿元,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5%;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市140个招商项目共到位外来投资60多亿元,为朔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朔州同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全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关闭污染企业,积极推广节能工程,据初步核算,“十一五”前四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2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首次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朔州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还获得了“中国十佳低碳贡献城市”的称号。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完成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县均50.25亿元。2006年以来,累计完成771.42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总和242.09亿元的3.2倍,四年年均增长42.7%,高出全省14.4个百分点;县均完成12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完成128.6亿元,是“十五”末54.06亿元的2.34倍,比上年增长23.1%,增幅全省第一。2006年以来年均增长24.2%,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海关进出口总额2009年完成11345万美元,是“十五”末2205万美元的5.15倍,比上年增长86.5%,增幅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