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绿洲农业 今朝“红色产业”
    2010-04-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柴达木盆地内“红色产业”生产出的枸杞。记者 侯德强/摄

    30多年前,位于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境内的香日德农场曾经创下世界春小麦单产最高记录,使柴达木的绿洲农业闻名于世,30余年后的今天,随着枸杞种植和加工业这一特色产业链在柴达木盆地大面积推广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柴杞”这一“红色产业”再度让人们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刮目相看。
  2002以来,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的机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根据柴达木盆地实际情况,顺应枸杞系列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需求,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开始积极发展枸杞种植业和加工业。
  据海西州林业局副局长井建青介绍,经过近10年的推广和发展,截至目前,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枸杞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4万亩,现采果面积为6 .6万亩,鲜果总产量19660吨,采果期可提供临时性用工岗位36万个,务工收入2448万元。
  “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2至3年之后,柴达木地区的枸杞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收益可以达到5亿元。”井建青说。
  记者在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农场采访时,该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枸杞以来,这个农场的枸杞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4万亩,其中有1万多亩已经进入了盛果期,如果按照平均亩产300斤的保守产量估算,仅枸杞种植一项,目前就可以为该农场增收5000多万元,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民致富。
  与此同时,随着枸杞种植面积扩大,在海西州政府的积极扶持下,一批枸杞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由种植、精深加工、包装和销售各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2009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到2015年,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同时将建立5000亩种苗繁殖基地并完成15万亩枸杞有机食品基地的认证。
  届时,柴达木枸杞的深加工率可达到70%以上,枸杞果酒的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枸杞粉产量达到1500吨,枸杞浓缩汁接近1000吨,同时枸杞芽茶、枸杞黄酮和枸杞籽油等系列产品也将形成规模化生产,枸杞产业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5亿元,将成为青海省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
  “小小枸杞果,成就大产业。”柴达木盆地作为枸杞新产区,在昔日绿洲农业创造的奇迹之下,又在创造另一个“红色产业”奇迹。

  相关稿件
· 柴达木盆地:从富“钾”天下到“镁”不胜收 2008-07-22
· 柴达木盆地有108个招商项目敞门迎客 2008-06-19
· 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勘探获得了新的重大发现 2007-11-13
· 亲历柴达木盆地沙尘暴 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