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A股市场直面“三大变数”
    2010-01-05    作者:记者 张汉青/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沪深股市“低调”开局。
  1月4日,股民在合肥一家证券营业部内关注股市行情。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2010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低调开局,沪深股指遭遇“开门黑”。
  虽然元旦期间利好颇多,包括中央一号文件将锁定三农主题、个人转让限售股将征收20%所得税,以及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文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等在内的消息,均为2010年A股开局送来大礼。但是,无奈美联储暗示将退出刺激经济政策的消息给投资者带来很大心理影响。而且,本周有14只IPO接连发行,新股发行节奏之密也为A股史上所罕见,这些因素一并为大盘短期走势蒙上阴影。
  尽管如此,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主流机构和权威专家均对今年的A股市场充满期待,目前市场的普遍共识是:2010年的A股市场将进一步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伴随着“双边市”、“全流通”和“国际化”的到来,A股市场的运行方式正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聚焦 1 “双边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即将登场

  创业板在A股市场平稳落地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这两大金融创新业务逐渐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近期一则关于“股指期货获批”的传闻更是使得这种市场预期空前强烈。
  权威人士指出,我国股市长期以来表现出极强的“单边市”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原因是缺乏股指期货这样的做空工具。早在2006年9月,特意为推出股指期货而成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就宣告成立。但随后,股指期货筹备工作一波三折,至今只存在仿真交易,实际操作仍然待字闺中。
  2009年9月初,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称“证监会在积极稳妥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同时,将积极推出金融期货”;2009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将尽快推出股指期货。这些表态预示着,管理层对拿捏股指期货推出的条件与时机已显得非常自信。
  股指期货是股票指数期货的简称,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目前我国准备推出的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的。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具体而言,融资是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融券是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由此可见,融资融券并非是股指期货推出的先决条件,但是,融资融券的存在可以促进股指期货更好地发挥规避风险的功能。
  根据业界的普遍预计,目前股指期货推出需要的交易制度、交易技术和投资者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都已准备到位,2010年上半年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融资融券也在渐行渐近。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日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根据风险递进的原则,融资融券应先于股指期货推出。但是,从目前管理层的表态来看,股指期货先于融资融券率先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称,中国股市2010年新动力就是股指期货。他认为,当前我们的现货市场单边市、单向交易,推出股指期货为市场增加了双动力,因为是双向交易,上涨时候可以获取收益,下跌的时候也可以获取收益,提供了双动力,市场会更加活跃。而且更关键的是,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避险工具。
  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则指出,股指期货的做空、套利、套期保值等交易机制,将使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更趋完善。其内在机制决定了其可减缓股市上涨的力度,避免市场出现大涨大跌行情,改变以往股票市场“单边市”的特征,有利于证券市场平稳运行。

  聚焦 2 “全流通”:A股市场正式进入全流通时代

  与“双边市”相并行的是,伴随着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占比超过八成,我国股市将正式进入全流通时代。
  刚刚结束的2009年,是名副其实的限售股解禁高峰年,在中国银行等多只大盘股限售股解禁的引领下,A股市场流通股市值首次超越非流通股市值,而随着工商银行约1.24万亿市值的限售股解禁,A股市场流通股市值占比已超过60%。
  已经到来的2010年,这一状况仍将进一步改变。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结果,到2010年年底,流通市值占比将接近90%,国内股市即将进入全流通时代。而西南证券的统计也显示,到2010年年底,限售股仅占到A股总股本的10.10%,A股市场接近全流通的状态。
  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766家,合计解禁股数为3791.15亿股,为2009年的53.65%;合计解禁额度为61015.13亿元,比2009年增加16.77%,占A股总市值的25.62%,为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至2014年,10年中的最大解禁规模。
  “2010年我国市场基本实现全流通,这是我国股市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市场运行方式将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国盛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肖永明如此表示。
  根据国盛证券的研究,全流通市场将呈现出与非全流通市场不同的特点:首先,股份的流通范围扩大,市场供给格局将发生改变,持有解禁限售股股东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成为筹码的重要供应者;其次,全流通背景下,个股分化将加大,优质企业将被更多投资者追捧,而劣质企业被淘汰的速度将加快;再次,全流通将使A股市场逐步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包括估值水平等也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看齐;最后,在全流通情况下,股权将更加分散,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下降,上市公司独立性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得到改善。
  全流通时代还将促进市场格局发生新变化。根据业界分析,随着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基金将迎来重量级的对手,包括私募基金、PE、大小非、财富客户、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合计掌握的筹码甚至超过公募基金掌握的筹码。所以,随着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基金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将发生改变,基金的话语权将经历旁落之忧。
  另外,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高挺还从另外角度给出全流通时代的解释。高挺认为,“全流通将使市场估值波动比较小,A股溢价15%的现象可能会逐步消失,A股和港股由于基本面类似,估值可参考港股。”

  聚焦 3 “国际化”:国际板拓展资本市场新空间

  继深市成功地推出了创业板以后,沪市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加快了步伐。作为上海市政府和上交所着力推进实施的一项金融工程,国际板也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期待和想象。根据市场普遍预期,国际板在2010年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据了解,国际板是指上交所专供海外注册企业(包括已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在A股上市挂牌而准备设立的板块。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3月13日发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将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9年3月25日,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规划获得了国务院批准,其中设立国际板也在其列。之后,证监会、上交所已经相继将国际板建设进程纳入了正式的工作日程。中国证监会专门成立了以副主席姚刚为首的工作小组,研究国际板的筹备工作。此时,国际板的意义已经不再限于红筹回归,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有消息称,被称为“国际板第一股”的汇丰控股打算发行50亿英镑股票,相当于人民币545亿元。除了汇丰控股之外,包括通用电气(GE)、可口可乐、纽交所、淡水河谷、路透集团、恒生银行等在内的跨国公司都曾公开表示过对登陆上海国际板的浓厚兴趣。
  2009年11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表示,国际板公司试点范围将是境外知名企业及红筹公司,官方对开放试点的公司会有较严格的条件,这些公司应有中国业务。
  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组合伙人陈朝光1月4日表示,上海国际板最早也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推出。根据筹备中的IPO资料统计,如果上海国际板顺利推出,今年内将有5家公司在国际板上市,总融资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人士指出,开设国际板不仅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金融业的方向。从未来形势看,全球资本加速流向中国,与其晚开放不如早开放。开得早、开得好就有先机,开得晚就可能错失良机。
  对此,华生表示,开设国际板的方向肯定是对的,但是A股与海外市场毕竟有很大的差异,故一定要慎重。尽管华生倾向于国际板的推出时机已经成熟,但他同时表示,这应该是在两三年内,有一个从初期慢慢培养到发展的过程。并且这要与A股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保持一致,减少对A股市场本身的冲击。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总监桂浩明也提醒说,无疑,推出国际板,将海外的优秀企业吸引到境内来上市,对于完善境内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令人无法回避的是,它的诞生也一定是有着两面性,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得不加以提防。“应该承认的是,现在境内上市资源还很丰富,要满足众多企业的上市融资要求,资金供应还是很紧张的。而这个时候人为地将海外大企业也拖进来,只能是导致更为严重的资金紧缺,从而引发风险。”

  相关稿件
· 2010中国股市大趋势 2010-01-04
· 2010年A股市场或有千点上升空间 2009-12-28
· A股市场银行再融资压力小于预期 2009-12-25
· A股市场渐入风格转换关键期 2009-12-01
· A股市场亟须走出“内外夹击”困境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