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银行再融资压力小于预期
    2009-12-25    作者:本报记者 刘振冬 张莫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专家称,这些银行融资目的是用于可盈利的增长,而非充实资产负债表,因此不应对此持负面态度

  9万多亿的信贷增长以及监管标准的提高,让国内银行业承担了较大的再融资压力。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9家银行发行33只次级债,募集附属资本2825亿元。同期,另有民生银行发行H股募集300亿元,浦发银行定向增发150亿元。
  今年的信贷高速增长已经使得整个银行的静态放贷潜力接近极限,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了1到3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压力尤其明显。在不补充资本的情况下,很难继续支持信贷合理增长。
  同时,满足不断提高的监管要求也是银行再融资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监管部门已经提高对国内银行原来的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要求,中小银行提高至10%,大型银行则提高至11%。
  市场普遍预期,明年的信贷投放仍将超过7万亿,银行的资本充足压力依然不小。不过,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表示,A股市场银行再融资压力小于市场预期。
  中金估计,银行股明年再融资总量在2300亿至2800亿元之间,其中1000亿左右可以通过H股市场进行,A股市场二级市场再融资额应该会在1000亿左右,这将好于市场预期。
  “集资影响有限,原因是和市值相比集资的规模不大。”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这些银行的集资目的是用于可盈利的增长,而非充实资产负债表。因此,不应对它们的集资活动持负面态度。而且,中国银行业的股权融资给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瑞银证券估算,2005年至2009年中国银行业将发放现金股息5780亿元,接近6030亿元的净集资额。

  聚焦 1 银行融资影响到底有多大?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中小上市银行已经开始运作再融资计划。日前,南京银行公告将配股融资50亿元;兴业银行临时股东大会也通过了其180亿元的融资方案;招商银行A+H股配股融资预计筹集资金220亿元;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的计划也进展顺利,预计筹集67亿元至106亿元。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的确需要资金。按照20%的净资产平均收益率和45%的股息支付率计算,中国银行业每年能保持11.5%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率和12.8%的贷款增速。目前瑞银证券预计上市银行2010年的贷款数量将增长20%,显然需要筹资以保证一级资本充足率。”瑞银证券的报告表示。
  不过,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认为,银行再融资压力将小于市场预期,2010年融资总额估计在2300亿至2800亿。中金公司的报告表示,已披露融资计划的深发展、招行和兴业将融资460亿至500亿元,预计浦发、深发展和华夏还需要融资320亿元左右令核心资本在2010年末保持在8%,合计股份制银行需要融资800亿元。银监会对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监管要求是11%,若2010年大银行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2%至13%,需要融资1000亿元至3000亿元,预计实际融资规模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因此,明年上市银行再融资总额介于2300亿元至2800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二级市场再融资额应该会在1000亿左右。主要由于,监管层将控制融资节奏,保持市场稳定,充分利用A股和H股两个市场完成融资。从工行、建行、中行的A、H股比例来看,工行和中行H股占比分别为25%和30%,而建行H股占比高达96%;另外,目前14家A股上市银行中只有一半在H股上市,未来中小银行寻求H股市场IPO融资将成为潮流。因此,H股市场也将成为未来银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估计约1000亿左右的融资将通过H股市场进行。
  其次,大股东在融资中会发挥重要作用。从工行、建行、中行来看,汇金和财政部的合计持股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汇金分别持有工行、建行、中行35%,57%和68%的股份,即使最终参与融资的比例尚无法确定,但从国家保持对大银行控制力的角度来讲,汇金对国有银行的持股比例不会明显下降。

  聚焦 2 银行资本充足压力为何如此之大?

  满足监管要求一直是银行再融资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09年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1.4%,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9%。但近期,关于监管机构提高银行资本要求的传言一直不断。
  市场一度传闻,称监管层将把对各家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提升到13%,11月末银监会正式否认“将资本充足率提至13%”的传言,但同时指出,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完善资本后续补充机制、中长期资本补充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撰文回应指出,银监会已提高对内地银行原来的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要求,中小银行提高至10%,大型银行则提高至11%。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不断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虽然最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仍然为8%和4%,但对于资本触发率的要求已在提高至9.0%后,进一步对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至11%和10%;同时,资本质量即普通股在核心资本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受重视。比如,银监会在《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中强调:商业银行在补充资本时,应优先考虑补充核心资本;如果银行想发行长期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前提是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其他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超过货币政策的影响。作为最先对银行构成重大影响的因素,监管机构资本充足率政策的变化态势值得关注。”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本次危机,令西方金融机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观国内金融机构,则盈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与这种境况完全迥异的,却是国外银行资本充足率持续提高,而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与一级资本绝对额规模排名名列前茅的风光相比,我国国有银行按一级资本充足率排名的名次则要低得多。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和经营状况,未能有效体现在银行资信状况标志性指标的明显改善上。如果按照新加坡最低资本充足率12%的要求来看,众多国内银行甚至还无法达标。”鲁政委说。
  根据国内银行三季报数据,工行、中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3%、12.11%,均超过11%的最低要求。在股份制银行方面,浦发银行为10.16%;华夏银行虽然没有披露该数字,但行业普遍估计应该达到了10%左右;民生银行三季报并没有披露其资本充足率,根据半年报显示为8.48%。
  分析师认为,由于今年信贷超高速增长,各行风险资产大量增加,资本充足率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同时明年信贷增长7万亿元至8万亿元已成市场共识,各银行面临的资金缺口依然不小。

  聚焦 3 银行倾向于何种补充资本金方式?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式有发行新股、股息政策(大股东以股息注资)以及发行次级中长期债券等三种方式。
  但目前,国内的银行一方面要面对银监会提高最低资本充足比率并优先考虑补充核心资本的要求,另一方面面临证券市场对再融资压力的恐惧,再加上大股东无心以股息注资的表态,补充资本金对于目前还正在考虑再融资方案的商业银行来说似乎是个“三难选择”。
  在这三种方式中,银监会似乎更加倾向于前两种。但是,发行新股势必会对股市产生不小的震动。而股息政策目前看来也不可期待了。此前,有媒体报道,汇金公司或允许四大行用上缴利润补充资本金。但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回应,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应该采用市场化办法解决,汇金无意让国有银行减发股息来补充资本金。业内人士表示,中投本身也有较大的付息压力,此种表态属意料之中。
  三种方式中,发行长期次级债比起前两者成本略高,但是,大多数银行正在选择这种方式,建行今年已发行了800亿人民币的次级债。统计显示,截至12月,今年共有19家银行发行33只次级债,募集附属资本2825亿元。但是,自10月份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新规出台后,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做法受到了限制。银监会通知采取了“新老划断”的原则,即商业银行自2009年7月1日起开始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受相关扣减规定影响,原先次级债的主要购买方银行购买意愿大大下降。

  聚焦 4 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

  兴业银行的研究显示,从14家上市银行今年前三个季度季末数据来看,2009年我国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末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末上升的仅有两家,分别为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分别上升1.1和0.02个百分点。而根据公开信息,这两家的上升,主要是在监管压力下,通过压缩风险资产和增速双管齐下所取得的。在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银行中,降幅最大的是南京银行,9月末资本充足率为13.21%,而2008年末为24.12%。降幅最小的是建设银行,9月末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末低0.05个百分点。
  从核心资本充足率变化来看,2009年第三季度末核心资本充足率相对去年末上升的仅有两家,分别为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上升0.05和1.73个百分点。在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银行中,变动最大的仍是南京银行,2009年9月末核心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末下降了9.05个百分点;变动最小的是深圳发展银行,下降了0.07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对于仍处在资产规模高速扩张中的国内银行业来说,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构成其未来发展不得不长期面对的最重大挑战。未来国内银行特别需要探索能够持续补充核心资本的有效机制。

  相关稿件
· A股市场渐入风格转换关键期 2009-12-01
· A股市场亟须走出“内外夹击”困境 2009-11-30
· 本周A股市场迎来逾500亿元解禁股 2009-11-23
· 看好A股市场 机构布局“三大预期” 2009-10-30
· [一钉看市]影响近期A股市场走势的七个因素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