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了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面向基层单位的人才储备制度,现已累计储备人才近6万名,既缓解了基层单位、企业人才匮乏问题,又有效疏导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做法值得基层人才较匮乏的其他地区借鉴。
一边缺人才 一边缺“饭碗”
受地域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制约,多年来,在内蒙古广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极为突出。 内蒙古人事厅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内蒙古基层单位、企业存在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低、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除了选调的高校毕业生外,当时内蒙古的部分乡镇、苏木机关事业单位第一学历为专科以上的人都很少,本科以上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近些年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却非常突出。仅2009年,内蒙古各院校需要就业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就接近10万人。 内蒙古人事厅厅长赵世亮介绍说,为破解这一矛盾,2003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试点实施了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新型人才储备制度。这一制度以改善基单位、企业人才匮乏的状况为目的,以高校毕业生为储备对象,主要借助鼓励政策和市场手段,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配置到基层单位和企业。在储备的同时,还可以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 具体而言,内蒙古人才储备制度的根本原则是为用而储、储用结合,通过储备、培养和留用适用人才,进而达到向基层单位和企业补充人才、优化人才队伍、激发基层工作活力等目标。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确定的人才储备期一般为2至3年,部分还可以不定期限。如果考核合格,且储备对象和单位均同意的情况下,储备期还可以延长一次,期限一般为2至3年。
储备着眼于基层需求
李俊超是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人,2005年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办公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他曾为找工作碰壁而苦恼。在获悉当年的人才储备计划后,李俊超在阿拉善右旗参加了考试,并被录为储备人才。 与阿拉善右旗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签订未定期限的人才储备协议后,李俊超被派到当地的庆华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这家处在山沟里的铁矿缺少办公自动化人才,李俊超去后有了用武之地。由于工作出色,去年他被公司评为了“岗位标兵”。 李俊超只是内蒙古众多储备人才中的一员。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制度实施近7年多来,内蒙古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已累计储备中高等院校毕业生近6万人,既为基层单位、企业补充了新鲜血液,又促进了社会就业。 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最早试点人才储备制度的地区之一。据二连浩特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那日苏介绍,2003年至今,二连浩特市在基层单位、企业储备稀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256人,已占接收单位职工总数的13%。与2003年相比,接收储备人才的单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由43岁降至38岁,第一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人员增长了78%。
储用结合缓冲就业压力
“储用结合、为用而储,是内蒙古确立的人才储备原则。”赵世亮说,人才储备不是用“饭碗”将高校毕业生养起来,而是为了满足基层单位、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培养人才。同时,纳入储备的高校毕业生也获得了锻炼技能、缓冲就业的机会。 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古里金村的王亚彬,2008年从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毕业时,曾为求职的事犯难。如今作为储备人才,他已在扎兰屯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并成了享受津贴的生产工艺技术骨干。 “眼高手低是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储备期间,能得到很多锻炼机会。”据王亚彬介绍,进入公司之初他也有些摸不清头绪,工作时需要到处请教和查阅资料。一年多来,王亚彬通过主持公司原料仓、浸出车间技术改造工程的方案设计等工作,工作能力提高较快,近期连续为公司解决了几项技术难题。 庆华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华军介绍说,由于公司所在地偏僻、条件艰苦,公司招收人才困难。2004年,公司与阿拉善右旗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人才储备合作关系后,先后储备进公司的高校毕业生已达30多名,大部分都是企业急需的人才,其中5人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人才储备制度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择业缓冲期。据赵世亮介绍,内蒙古对高校毕业生主要采取了锻炼和培养两种储备模式。其中,锻炼式储备以应届及派遣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为储备对象,主要借助国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工程、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选拔储备高校毕业生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项目储备人才,储备期一般定为二年或三年,部分岗位还可以延长储备期一次,或签订不定期储备合同。 记者采访了解到,2009年,内蒙古借助“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工程,即可分流高校毕业生8000名左右。此外,至今年底,内蒙古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储备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100名左右,安排进企业实习的未就业毕业生也将达到8000名左右。
多措并举促进稳定就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尽可能多地将储备的人才留住,近年来内蒙古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搭建人才储备、培养选拔和就业链条。 例如,为协助锻炼式储备人才就业,内蒙古规定凡是锻炼期满、考核合格的锻炼式储备人才,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可直接列编聘用,无空编的单位也可在本系统内或跨系统调剂编制聘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凡是参与国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锻炼式储备人才,除了国家规定的政策待遇,内蒙古各地还为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员发放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津贴。如果储备期间考上自治区内高校的研究生,也将保留入学资格。 同时,储备期满后的三年内,如果参加内蒙古的“选调生”统一招考,在同等条件下将被优先录用;报考内蒙古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笔试总成绩加权前加5分,同等条件优先录用;报考自治区内研究生,初试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用。 对储备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储备期间将享受所在企业的同类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政府人事部门给每人每月发放500元补贴,企业有空岗时也应优先聘用。 此外,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治区内高校研究生等方面,也与参与国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工程的毕业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针对其他的人才储备类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类似的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例如,阿拉善右旗储备的265名锻炼式储备人才中,目前已有142人在锻炼期满后被当地的事业单位正式聘用,另有10多人考上了公务员或被其他地区的单位聘用。 阿拉善右旗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吕元柏说,在缓冲就业的同时,人才储备制度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锻炼机会,并还延长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时间,有利于基层单位和企业在储备的毕业生中挖掘出适用人才。此外,实行人才储备制度还可以打破基层行政事业存在的“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激发基层单位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