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北疆绿色屏障 促美丽发展双赢
    2009-12-16    作者:本报记者 殷耀 王欲鸣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内蒙古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形成了“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路径。使多年来生态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改变,许多昔日的荒滩、荒漠,重现草木葱茏、繁花铺地的景象。
  “虽然养的羊少了,但是收入没有减少,最让人高兴的是,给子孙留下了一个绿色的草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牧民达林太说。2005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达林太把自己承包的1万多亩草场划分为10个小区,对牲畜进行轮牧。两年后,达林太家的沙化、退化草场植被得到了明显恢复,牧草的亩产量增加了20多公斤,羊的体重也平均增加了3.7公斤。
  内蒙古拥有草原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4%,可利用面积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禁牧、休牧、轮牧、草场围栏到户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千百年来赶着牛羊逐水草的牧民,成为绿色的守护者和营造者。
  内蒙古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巴音温都尔等五大沙漠和几个大的沙地,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较为集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黄河上中游、京津周边、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大兴安岭和阿拉善等重点区域,实施了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区。
  近年来,内蒙古在“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基础上,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建设流动、聚集。
  在治理荒漠化过程中,民营企业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在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民营企业采取的是产业化治沙的办法。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已经形成了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伊泰集团等数百家民营企业各显身手,近百万农牧民参与,通过发展沙生植物、沙漠旅游、沙生中草药、沙漠生物化工等多种产业,开创了“林地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模式。
  多次来鄂尔多斯投资的深圳商人刘永胜深有感触:“10年前,我来内蒙古做生意,从包头驱车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眼望过去,中间是黑油油的路,两边是黄灿灿的沙。这两年来鄂尔多斯,高速公路两边满眼绿色望不到边。”
  在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的阿拉善盟,通过飞播灌草建起了一道宽10至15公里、长137公里的“绿色长廊”,不仅阻挡住腾格里沙漠的东移,而且通过大棚农业,有机果蔬,网上销售,向日本、韩国供应绿色有机产品。
  “以前,这里大风刮过,漫天都是沙土,出门都得戴口罩。”阴山脚下,一位农民指着茁壮的防护林说,“现在,这几百里长的树林挡住了风沙。”近十年的治理,内蒙古基本形成了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约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为华北筑起了绿色屏障。
  据介绍,10年来,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70多亿元,全区草原面积建设总规模达到了7458万亩,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达到1.3亿亩,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生态环境出现了整体遏制、局部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任亚平说,内蒙古是碳源大区,从发展阶段看,“发展排放”特征明显。从能源供应看,高碳能源占据主导,全自治区一次能源消费中90%以上是煤炭,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从增长方式看,清洁发展水平偏低,全自治区每万元GDP排放约4.9吨二氧化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据任亚平介绍,内蒙古也是碳汇大区,全自治区有13亿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1.3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吨;还有3亿亩森林,碳汇效益比草原更好;内蒙古有5.6亿亩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可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可实现碳汇12亿吨。同时,内蒙古也是减碳潜力大区,全自治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9亿千瓦,居全国首位,大多数盟市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甚至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条件;年日照时间为2600—3200个小时,居全国第二位,具备较好的建设太阳能基地的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说:“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自治区特别注意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采取了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办法,既保护了生态,同时又开发了资源。”
  相关稿件
· 内蒙古自治区上半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 2009-07-28
· 内蒙古自治区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图] 2009-05-06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去年生产原煤2.6亿吨 2009-01-20
· 内蒙古自治区“窝电”现象日益严重 2008-11-11
· 二季度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价格涨幅再攀新高 200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