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俏了”安徽出现“抢粮源”
    2009-08-05    本报记者:葛如江 胡章俊 杨玉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眼下正是夏粮收购季节,记者日前在安徽部分粮食主产区采访了解到,今年国家大幅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引发市场良好反响,托市收购启动以来,小麦收购价高开稳走,农民售粮踊跃,各类收购主体也积极入市抢购粮源。

    托市价让农民增收五亿多元

    尽管遭受50年一遇的大旱,今年安徽小麦仍获丰收。截至7月底最新统计,今年小麦产量237亿斤,比去年同期增加3.5亿斤,优质率75%,比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安徽小麦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
    早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就已发布消息,上调2009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按不同小麦品种,每斤上调0.10元-0.11元。粮丰价涨的“利好”消息刺激了农民的售粮热情。前几天,记者来到安徽小麦主产区宿州市的埇桥区埇镇运河粮站,一大早,满载粮食的大车小车就络绎不绝地驶进粮站。前来卖粮的冯万季告诉记者,他家种了5亩小麦,产量达3000多斤。这是他拉的第二车粮食了,前几天刚开秤就卖了1000多斤小麦,这一趟把剩下的2000多斤也卖掉。“今年粮价比去年高了一毛钱,大家觉得划算,所以粮食收上来就拉来卖。” 
    与往年农民有所惜售不同,今年最低收购价提高之后,农民的售粮积极性普遍较高。安徽省粮食局计划调控处许维彬处长介绍,截至7月31日,共收购小麦117亿斤,最低收购价收购了102亿斤。
    据介绍,由于今年小麦的质量更好了,购销企业在收购时普遍将小麦提高了一个等级。据统计,今年购销企业收购的小麦中80%以上都是二等,等级提高导致今年每斤小麦增加0.02元。两者相加,每斤小麦比去年平均提高0.13元。全省按照120亿斤的收购量来算,由于托市收购政策的调整,国家提高收购价给全省带来的直接收入约增加了5.6亿元。
    更为欣喜的是,今年小麦收购,农民投诉基本为零。因为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小麦价格提高,农民得利,并且没有克斤扣两现象。

    一些地方争抢粮源

    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今年收购市场打破了往年(启动最低收购价前)购销企业一网天下的格局,与农民售粮热相呼应,收购企业比较活跃,这是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国家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农民的粮食,这种收购局面在今年终于得以形成。
    近日,同样是小麦主产区的阜阳市粮食部门对该市6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收购情况调查发现,今年各面粉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小麦较往年更为积极。不仅大部分企业早在去年秋种就与农民签下了订单,而且今年小麦一开始收割就抢先下手,派员走村串户筹建收购中转站,向农民预定粮源。这6家企业的小麦平均入库价格为每斤0.895元,高于同期的托市小麦收购价格近5厘钱。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争抢粮源的现象,记者在阜阳采访听说这样一则事。在与河南临近的临泉县,不少农民把粮食卖给了河南的粮贩子,有好事者将此事反映给了安徽省某领导。省领导一听说,就批评当地收购工作不力,要求调查处理。安徽的粮食收储部门调查了解到,地方粮食收购工作完全按政策来,没有一点侵害农民利益,原来是河南那边出的价格比国家规定的价高出了不少,把安徽农民的粮食给“抢”走了。这位领导知道后才放下心来,说:这是好事!
    阜阳市颍上县盛堂乡粮食经纪人刘建这半个月来,一直走村串户地收购粮食。他告诉记者,今年收购中“抢粮源”的情况突出,“你不收,别人收,特别是河南、山东的一些粮贩子都到安徽来收粮。”
    除了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油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有一些大的粮食收购企业都在入市收购,这也是推动今年小麦价格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提供的拍卖价格显示,7月1日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结果,白小麦均价1767元/吨,混合麦均价1702元/吨。7月29日,白小麦均价1792元/吨,混合麦均价1708元/吨。小麦现货价呈现高开稳走、小幅上扬的态势。
    基层粮食工作者表示,今年托市收购出现的农民“叫好”、市场“叫座”的情况再次证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不断完善对于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新型市场主体的成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农民对种粮收入的依赖度增加,国家稳定并逐步提高粮价,对于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缓解农民的增收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

    安徽省粮食局计划调控处许维彬处长认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农民、政府、企业三方认可,形成了一个三赢的格局。
    他认为,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讲,它的好处在于,过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收购时农民反映卖粮难,政府便出台保护价解决农民的粮食问题,粮食收购上来后国家背上沉重的包袱,销售市场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调控。而现在,则是一箭三雕,解决了农民、消费者、财政之间的利益,最低收购价政策起源于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民的粮食出路,等粮食收购上来后,国家掌握了足够的粮源,当市场出现波动时,又可以起到平抑市场的作用。
    许维彬说,在这一政策下,关键是如何落实粮食生产负责制,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他建议“一个政策,两条腿走路”“一个政策”是坚持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动摇,“两条腿走路”是要继续发挥中央储备粮企业的作用,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管理收购的积极性,委托地方政府来指定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来执行入市收购。
    目前,地方政府关注的只是农民是否会出现“卖粮难”,是否会出现“打白条”现象,而没有被赋予更多的监管权力,地方职能部门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

  相关稿件
· 粮食、肉蛋和蔬菜成上涨主力 2009-08-05
· 上半年广东省粮食进口大幅增长 2009-08-04
· 下半年粮食价格将以稳为主 2009-07-22
· G8峰会粮食安全声明草案出炉 要求各国尽快应对 2009-07-10
· 皖粮食收购提价:农民不"捂粮"企业"抢粮"忙 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