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缅边境地区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2009-06-22    本报记者:浦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与缅甸接壤的地区大多属于跨境民族或特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边境地区情况复杂。这一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历史遗留问题多、经营环境复杂、经营风险和隐患大……

    部分人视银行贷款为国家扶助

    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怒江、临沧、保山、普洱等六个州市与缅甸接壤。“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边境6个州市世居少数民族多,属典型的少、边、山、穷地区,沿边一带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经济发展滞后使金融机构发展困难。”银监会德宏银监分局办公室主任杨雁翥说。
    据了解,沿边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群众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目前仍有部分人视银行贷款为国家扶助,长期欠银行、信用社贷款的遗留问题依然存在。
    部分跨境少数民族是当地的“直过民族”,许多群众无力偿还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和前景不容乐观。截至2009年3月末,6州市共设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100多个,各项存款余额9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03亿元,分别占云南省的10.6%和9.45%。
    同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妥善解决,成为阻碍中缅边境地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痼疾”。据了解,瑞丽市农村信用社受上世纪成立的瑞丽某城市信用社多个官司的影响,统一法人改革进展艰难。该城市信用社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管理不当,连续涉案,涉案金额高,形成资不抵债。为规避风险,维护边疆经济社会稳定,经批准划归农村信用社。
    据德宏银监分局统计数据显示,边境地区银行陈年贷款占比高,盘活难度大。截至2009年3月末,德宏银行业机构贷款不良率高于云南省2.49个百分点。75%以上不良贷款集中于农行及农村信用社,这些贷款绝大部分是2000年以前农行及农村信用社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而发放的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分布区域广、涉及民族多,由于诸多因素,目前存量不良贷款盘活难度较大。

    境外存款存在潜在的流动风险

    让边境银行业感到困扰的,还有“边境地区”这个特殊的经营环境。
    “境外存款存在潜在的流动风险。”杨雁翥说。由于我国政局安定和谐,人民币币值稳定,许多缅甸商人和缅甸边民都喜欢使用人民币,并将大量资金以人民币形式存入德宏辖内的银行业机构。截至2009年4月底,仅德宏的瑞丽市姐告经济贸易区缅甸边民人民币存款就达4亿元之多,约占该区域存款的33%。
    目前,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境外客户人民币存款管理办法和境外客户身份鉴别技术手段,缅籍客户存取款,主要靠当地外事部门或公安部门提供的“马邦丁”(缅语译音,意为身份证)译件,流动性风险较大。
    “沿边银行业经营环境复杂,操作风险隐患大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杨雁翥介绍。云南德宏等6州市有国家级口岸7个、省级9个,还有220多条通道,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黄金口岸”。1998年,瑞丽口岸某行一营业网点和盈江某信用社职工因参与赌博欠下赌债后携款潜逃,两名嫌犯至今仍下落不明。瑞丽市某银行一名职员因个人利益的驱使挪用公款参与经商;此外,染上毒品被开除的银行职工不乏其人。
    随着边境口岸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网上银行业务日益发展,个人结算账户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等行为,容易引发银行员工失职违规。同时,外部事件日益复杂也增加了防控难度。因涉嫌毒品、走私以及腐败等犯罪活动的洗钱行为,尤其是涉毒洗钱,直接威胁着沿边银行业金融机构,沿边地区银行业成为反洗钱的主战场。

    加强扶持与监管迫在眉睫

    “边境银行业发展艰难,加强扶持和监管迫在眉睫。”杨雁翥说。
    杨雁翥建议,为促进沿边银行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应帮助银行业妥善解决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构筑强有力的防范风险体系。同时,金融机构也要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利用边境口岸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和推进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密切关注中缅双边贸易政策,适时规避沿边地区信用风险,增强沿边银行业运营功能和抗风险能力。
    针对操作风险隐患,金融机构要认清边境地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加强银行员工警示教育,牢固树立抵御“黄赌毒”风险的思想防线。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引导沿边银行业加强与当地公安、海关、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增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牢固树立经营风险的管理理念,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导致洗钱行为乘虚而入。
   “国家应支持建立口岸专项贷款或口岸贴息贷款,增加沿边银行的贷款授信和贷款权限,着力支持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杨雁翥说,应该尽快出台《外籍人员存款管理办法》,规范缅籍人员在我国境内存款问题;加强中缅双方沟通协作,共同打击边境一线的黄、赌、毒以及“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为两国边境地区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