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豆寒流来袭 拯救国内大豆产业刻不容缓
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危及我国大豆产业安全
    2009-05-27    本报记者:王春雨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受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影响,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出现了油脂加工企业停产、大豆预期种植量下降现象。专家认为,跨国粮商操控“洋大豆”低价冲击我国主要目的,就是试图把我国产大豆挤出市场,进而控制我大豆产业话语权,赚取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应采取紧急措施,从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入手,保护我国大豆产业安全。

  “洋大豆”寒流席卷我大豆产业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每年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45%。记者调查发现,自2008年5月以来,进口大豆价格一再下降,导致加工国产大豆的民族油脂企业大幅亏损,纷纷限产停产,生存艰难。受此影响,产区农民大豆销售艰难,而进口转基因大豆豆油、豆粕却趁机占领本属于国产大豆的市场,我大豆产业面临生存危机。
  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进口大豆完税价每吨为3000元左右,如按中央储备大豆收购价格计算,黑龙江产区大豆为每吨3700元,以大连作为可比交割地计算,企业加工国产大豆比加工进口大豆一吨成本高900元。九三油脂年加工能力200多万吨,如按中央储备大豆价格收购加工,企业一年就将亏损20亿元。
  记者从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了解到,由于加工国产大豆赔本,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出现了全面亏损。特别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全部停收国产大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由于停产时间长,黑龙江省很多大豆加工企业原料收储与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已被破坏,甚至出现了工厂落成就停产的现象。黑龙江吉庆油脂集团负责人张恩志告诉记者,现在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就大约得赔七八百块钱,加工越多赔得越多,因此企业去年建成的生产线直到现在还没开工。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民族大豆加工企业停产,进口转基因豆油、豆粕等产品趁机进入我国大豆产区。哈尔滨青禾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饲料产销量最大的企业,运送豆粕的车辆每天都会在公司门前排起长队。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车辆大多来自天津、河北、辽宁等地,车上拉的是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的豆粕。哈尔滨青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国生说:“以前企业用的都是国产大豆生产的豆粕,由于黑龙江大豆企业停产,公司成立十年来首次使用进口大豆豆粕。”据黑龙江省饲料工业办公室初步统计,近两个月来有大约30多万吨转基因豆粕进入黑龙江市场,占领了当地80%的市场份额。
  记者近期在走访哈尔滨市一些超市时发现,略显便宜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货架,而非转基因大豆油品牌却日益减少。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说,每年黑龙江省37家规模以上大豆企业能生产40万吨豆油,而从去年秋后到现在只生产了不足8万吨,市场供应出现较大缺口,给转基因豆油倒流进黑龙江市场提供了条件。一年前,黑龙江生产的非转基因豆油占市场比例为80%,但目前转基因豆油市场份额已占80%,地产豆油份额不到20%,这表明“洋大豆”低价冲击我国大豆产业的战略已经收到成效。

  跨国粮商是大豆危机“幕后黑手”

  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认为,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我国大豆市场,是跨国粮商欲垄断中国大豆产业战略的一部分。这些跨国粮商综合利润率都在10%以上,而中国大豆加工业利润率不足2%,因此当中国大豆与国外大豆形成竞争时,跨国粮商就力图通过价格战挤垮我民族油脂加工企业。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他们在中国建厂,是为了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之后,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我大豆产业话语权,依靠垄断优势,在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告诉记者,在跨国企业雄厚资本冲击下,黑龙江油脂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小。1995年前后,黑龙江龙江油脂企业豆粕、豆油销售范围可以辐射到广东沿海地区,2003年前后只能辐射到河北省,2007年以后,豆粕销售区域大多限制在黑龙江省内。而与此同时,进口转基因豆油却越来越多地摆上黑龙江省超市货架,豆粕产品也于近年打入黑龙江市场。目前黑龙江省油脂企业虽然停工停产,但每户企业每月仍旧要支付数十万元管理费用,一旦这些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外资企业趁机控股,国家大豆产业安全将受到威胁。

  限制国内外企业加工进口大豆能力

  针对当前大豆产业危困形势,黑龙江基层干部、豆农和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应紧急采取措施,控制进口节奏。在我国当前大豆加工能力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要坚决限制国内外企业再度新建和扩建以加工进口大豆为主的加工能力,给国产大豆留下生存空间。
  田仁礼认为,国际粮商在掌控大豆压榨行业话语权之后,现在开始向大豆收储物流业和其他粮油行业渗透,试图通过控制大豆上下游相关产业进而达到控制整个产业链条,赚取超额利润。国家应建立健全大豆收储审批制度,参照大豆加工行业管控措施,对外资企业进入国产大豆收储物流领域进行监管。
  专家建议,国家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族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大豆资源。根据目前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现状,国家应制定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的鼓励政策,打破跨国粮商对大豆市场的垄断。 

  相关稿件
· 保护大豆不能靠限制进口 2009-05-15
· 部门企业共谋拯救危机中的中国大豆 2009-05-12
· 进口转基因大豆将带来“基因污染” 2009-04-15
· [期货•2009-03-17]大连大豆期货小幅收高 2009-03-18
· [期货•2009-03-12]大连大豆期货强势震荡 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