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关助农资金集中起来大力支持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的、有规模的农牧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建设。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主要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建立起一套常规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仅靠立法远远不够,应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长效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近年来,“瘦肉精”、“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发生,都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小作坊式生产模式亟须转变,食品监管体系亟须强化,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亟须建立。
生产模式亟须转变
“我国的食品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生产水平低,管理困难,不利于推行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说。 据了解,仅在浙江省目前就有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1.5万多家,其中证照齐全的约4500家,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的1万多家,占到总数的2/3。 九三学社中央今年提交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提案指出,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约70%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且分散,质量监控难度大。并且,随着我国化学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不断增多,违规使用、滥用和误用问题日趋严重,这无形中也增大了监控难度。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表示,食品安全事件中,往往是规模小、无证无照、管理差的作坊式小企业易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既难以追溯,也难以索赔。现阶段落后的农业生产分散经营方式,不能有效形成完整、可追溯的农业产业链条,在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和农户不注重生产安全,质量自然无从保证。 他举例子说,目前奶制品企业可分为生产基地型和市场型两种,前者自控奶源,出现问题的几率一般比较小,而后者由于将生产权外包,只做市场销售,安全性较差,但因为投资小见效快,被目前绝大多数奶企所采用。 刘永好认为,要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坚决走现代规模农牧业的道路,走产业链建设的道路。将相关助农资金集中起来大力支持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的、有规模的农牧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建设。
食品监管体系亟须强化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主要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建立起一套常规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消费等方面仍然存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令人担忧。 对于这种观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表示赞同。他说,一方面,法律、法规滞后,致使监管出现“模糊地带”。我国已经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标准要求低,覆盖面窄,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涵盖整个食品链条,这就出现了较大的监管盲区,以致造成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 另一方面,部门职责不清、监管体制不顺造成监管缺位。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取的是多机构分段管理模式,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再到市场流通,一种食品至少涉及七八个部门,这客观上产生了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监管缺位等问题。大家都在管,谁也没管好。此外,研究开发不足,监管技术支持乏力也有待解决。 食品技术标准体系数量不足、内容陈旧也是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九三学社中央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仍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多达1000多种,已有的产品标准不足200个,特别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限量更是严重缺乏。全国人大代表陈飞表示,一些技术标准,管理部门掌握的还不如企业。正是这些安全标准上的“盲区”,导致某些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能够蒙混过关,最终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同时既有的标准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无法准确地生产和消费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亟须建立
代表委员们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仅靠立法远远不够,应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长效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尚勋武建议,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针对现行食品安全存在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问题,他说,《食品安全法》虽然明确了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但食品安全监管仍然有其他多个部门实行分段管理。多部门联合处置,看起来重视实质上误事,许多事件的最佳处置机会常常在多部门联动中丧失。 尚勋武指出,在管理机制上应坚决要求食品检验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脱离隶属关系,产品监督所抽取的样品应由中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机构可以设在大学或办成民营公助性质。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监督多由管理部门附属的产品质量检测部门检验,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监管的公信力容易遭到质疑。 陈海啸代表建议,应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并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标准、计量、认证等基础工作,应尽快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从食品原料选用、加工生产到储运经销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盛连喜委员认为,应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和规范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准则,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自控体系。他强调,要注重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可能会给食品安全、消费者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规成本,震慑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