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地震灾区:“暖冬”里透着坚强和希望
    2008-12-31    本报记者:刘大江 余晓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庙乡联丰村一位老人领到过冬的棉被。新华社记者 屠国玺 摄

    12月1日,在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双庙村的教学点,一年级学生宋小倩(左)和同桌王娟丽用手指蘸着唾沫,在课桌上练习老师刚刚教过的生字。

  12月13日,在四川省北川县漩坪乡宛建小区,居民在市场购买肉类食品。经受地震重创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群众的生活已逐渐步入正轨。在干净的活动板房里,他们吃穿不愁,看电视、上网都很方便。新华社发

  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黄泥羌寨,以“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而名满天下,被誉为“中国第一羌寨”。12月8日,两位萝卜寨村民在田里劳作,为来年春耕做准备。他们的身后,是正在修建的新房。新华社记者:陈燮 摄

  2008年即将被历史之手轻轻翻过,而“5.12”汶川大地震痕迹留在中国大地。岁末,记者到北川、汶川……遍访地震灾区,倾听她的心声,感受她的坚强和希望。

  “搬家喽!搬家喽!”

  “搬家喽!搬家喽!”几个小孩子在阳光下兴奋地拍手喊着。
  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一个煤气罐,一回头,一张饱经沧桑却掩饰不住喜悦的笑脸出现在记者面前。他叫邝志国,北川擂鼓镇田坪村党支部书记。一周前,他就陆续向位于镇幼儿园的新家搬东西,这天拆帐篷,他忍不住过来看看,顺便帮别的受灾村民背点东西。这是发生在11月30日北川擂鼓镇的情景。
  老实巴交的邝志国,不知道这天其实是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包括他在内的12户受灾群众大包小包东西向新家搬去,与此同时,伴随他们2个月之久的帐篷被拆除,这意味着,四川绵阳地震灾区基本消灭了帐篷户,四川震区受灾群众“暖冬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果。
  汶川灾区地处高寒山区,不易搭建活动板房,当地群众就用木头搭成基本框架,四周和房顶围以蔑席子,形式简陋,有人叫它“叉叉房”。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几乎所有受灾群众的“叉叉房”入冬后被彩条布裹得严严实实,花花绿绿的布条在冬日的大山里鲜艳招摇。村民告诉说,彩条布下面钉了一层厚厚的棕垫,“叉叉房”温暖了。
  在“汶川第一羌寨”萝卜寨,羌族老人王金诚站在门口,眯缝着眼,指着对面山顶说:“看见没有?雪已经上山,再过几天就要下到这里来了。”记者走进老人的卧室,看见了三床厚棉被……
  在萝卜寨蹲点的雁门乡副乡长曾克勤说,全县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实施了“暖冬行动”,给每户村民发了厚棉被。为了让简易过渡房保暖,给每户村民发了14床棕垫和彩条布,给“叉叉房”穿上厚棉袄。
  为了让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灾区各级干部动用一切手段,全力以赴。四川省绵阳市采取各级干部“责任层层包干”方式,市、县、乡、村、组层层签订“军令状”,每项工作有时间表,有硬指标。86岁的王金诚望着乡干部送给他的棉被,露出感激而欣慰的笑容。

  “日子还得照样过!”

  初冬的田野显出丰收后的安宁,活动板房上空炊烟袅袅,生产自救是人们在灾难面前的不屈抗争和对未来的执著向往,希望像羌红一样在寒风中燃烧。
  汶川县萝卜寨村,新建的一排排简易过渡房背后是铭刻着黑色记忆的羌寨废墟,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乐观的笑容。“遭灾了,日子还得照样过!”一位村民背着半人高的羌式水桶快步走。
  手脚勤快的张路惠背着一岁多的孩子煮猪食,偶尔望向山下原来的家园。家被地震破坏后,她捡回能用的材料,和丈夫一起动手搭起临时住房,还分了功能区:猪圈、厨房、客厅、卧室。客厅里还有电视音响,那是震前的财产;卧室里有4床新被子,其中一床军用棉被。
  “叉叉房”门口坐着一对老年夫妇,在一捆野枸杞枝叶中采摘鲜红的枸杞子。老汉嘴里吧嗒着一个铜烟杆,眉眼笼罩在缕缕青烟中。广场上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声,老人从嘴边取下烟杆,眯缝着眼朝阳光地带看去,用烟锅指点着说:“看见没?我们的房子正在修,修好后这些房子又会是方圆百里最好的寨子,我们又会像以前那样生活。”
  萝卜寨村的新居由广东省江门市规划援建。8级防震的框架结构,令人放心。有人告诉记者,寨子建成后,房屋表面抹黄泥,恢复昔日“黄泥羌寨”外观,但内容已经大变,道路通向每户人家,不仅通水电气,还要建沼气池。
  行走在地震灾区,记者看到这片经历了大地震浩劫的土地依然生机勃勃:一排排蓝色的板房炊烟袅袅,田野笼罩着轻纱似的雾霭,公路边堆满重建农房用的赭红色火砖,肩扛手提的人们来来往往,精气神健旺……

  相关稿件
· 四川重灾区又一家村镇银行开业 2008-12-30
· 鹏华基金十周年捐资灾区 2008-12-29
· 俄罗斯股市:从“避风港”到“重灾区” 2008-12-23
· 金融海啸刮倒英股市 三大权重板块成重灾区 2008-12-23
· 芬欧汇川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小学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