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科研事业发展助推我国农业防灾减灾
    2008-12-09    记者:于文静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8日从农业环境科学峰会上获悉,我国农业气象科研事业开展55年来,在丰富农业气象理论指导生产,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增强,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速度加快,农业病虫害趋多趋广,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受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影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更多更大。加快农业气象科研发展对防灾减灾、保障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农业气象科研事业开展55年来,专家、学者提出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理论,为改革我国耕作与种植制度提供了指导,为多熟种植、间套复种、合理密植与吨粮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的农业气候界线和作物生态适应性理论,为合理布局、农业区划和气候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记者从峰会上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季风热带和亚热带南缘利用有利地形和坡地逆温带成功引种橡胶树,突破了学术界北纬17度以北为种植禁区的传统认识,将我国种植橡胶的区域推进到北纬32度。80年代,完成了我国粮、棉、油、烟、茶、果树等20种主要农林作物气候资源图集和气候区划。90年代,提出了亚热带丘陵山区不同作物的种植上限与立体种植模式,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寒避冻技术,扩大了柑橘、茶树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相关稿件
· [现象]北京今冬首场农业招聘会爆棚 博士愿去养鸡场 2008-12-08
· 世行贷款1.2亿美元帮助中国发展生态农业 2008-12-04
· 农业部:全国“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回稳 2008-12-03
·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支农业务战略转型 2008-12-02
· 农业部表示:我国将促进兽药行业健康发展 200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