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2008-10-24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第104届广交会一期的交易情况看,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在经历了金融机构外汇资产投资损失后,中国实体经济所受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全球放缓 我出口下滑在所难免

  “受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减少影响,第104期广交会一期交易冷清。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这预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继续下降在所难免。”国信证券发展研究部宏观分析师赫凤杰表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因为,华尔街投行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远没有商业银行那么紧密。所以,此次全球经济衰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超越市场预期,对中国的出口形势可能会有一个长远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韩秀申表示,从广交会和海关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目前中国出口增速保持平稳增长,但较之前有明显减少迹象,一方面是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导致中国出口环境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受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下滑,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1.6%,2009年则可能只有0.1%,美国可能已经事实上陷入了经济衰退。报告还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至3.9%,到2009年将下降到3%。这将是2002年以来最低的年增长率。
  因为对未来出口形势的不乐观判断,日前,我国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专家们认为,大规模调整退税率再次凸显“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意图,是继近期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和两次下调“双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控举措。
  “调高出口退税,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国家不希望出口出现大幅下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坦言,但扭转局面的关键不是出口退税,长远来看还是要靠转型升级。

  危局中的机遇——内需启动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口所受冲击首当其冲。但是,经济专家认为这场危机也可能对中国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国内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减少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进而启动内需。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认为,一方面,2009年外部环境恶化将使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政府已开始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和消费仍会保持较快增长,这又有利于防止经济过快下滑。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很高,外需减弱会影响到整体经济增速。但是,中国保增长的重点可能并不是保出口,而在于保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应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应考虑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提高粮价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研究员郭励宏认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外部经济放缓对我国经济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需要刺激内需利用当前的发展机遇。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内需——如果内需可以启动,对我国而言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说,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刺激投资的作用有限,为了促进消费与支持投资齐头并进,还需财政多加发力。他认为,未来政府投资的重点将在于;第一,扩大医保的范围,构建农村医疗网络;第二,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及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如果政策鼓励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开发商完全有可能增加投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第三,放开粮价,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补贴;第四,面向中等收入家庭减税,创新国内消费市场。

  世界金融体制洗牌的机会

  “中国不可能不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波及,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含义可能是:战术上有所损失,但在战略上是一个重要机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金融危机势必造成整个世界经济金融体制的洗牌。在美元出问题后,如何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如何加强全球化的金融监管,都需要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订,从而改变以往主要由发达国家制定规则、中国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
  “从源头上看,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破绽,其导火索则是‘住宅泡沫的崩溃’。而住宅泡沫的崩溃所形成的‘反向资产效果’,又直接引发了‘消费泡沫的崩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认为,如今,美元流动紧缺,意味着国际贸易、金融交易的结算货币、外汇储备货币以及外汇市场上的媒介货币短缺,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威胁美元的霸权地位。
  刘军红认为,美国目前有这样的实力和智力储备,在处理危机的同时重建其金融体制,完成金融上层建筑包括中间评级机构体制的改革,使危机变成转机。但今后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恐将是国际协调为主的美元体系,既不可能是美元霸权体系,也不可能是欧元霸权体系,更不可能是日元霸权体系。日美欧与新兴国家的全面协调应是惟一的发展方向。

  相关稿件
· 三季度数据公布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2008-10-21
· 中国经济学家的使命 2008-10-17
· 中国经济何以成为“避风港” 2008-10-15
·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