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企生存状况调查]用工形势日趋严峻
晋江民营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之二
    2008-07-30    本报记者:王海征 胡苏 郑良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晋江民营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专题]
    [调查之一] 普遇“融资难” 盼能缓口气
    [调查之二] 用工形势日趋严峻
    [调查之三] 空前困难逼迫转型

  为缓解“用工荒”,晋江市开办了外来工子弟学校,学校还为离校较远的学生配备了接送专车。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今年来,拥有90多万名外来工的福建晋江市,外来工集体跳槽频繁、很多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明显增加。不少企业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压力下,用工问题是阻碍企业化解生产成本上涨、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因素。晋江市政府和用工企业通过优化用工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缓解“用工荒”。

部分工人不愿签劳动合同集体跳槽频繁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统计,今年整个晋江市缺工总数近三万人,企业间招工竞争十分激烈。尽管政府、企业在吸引外来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用工形势还是越来越严峻。
  福建恩加工艺品公司负责人戴炳坤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每月7号、22号两次发工资,人均月薪不低于1600元,按《劳动合同法》签合同,享受有薪假期,免费住宿……这样的招工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可用工缺口还是长期保持在五六百人左右。”
  “最严重的是,培训好的工人往往也留不了几天,一不高兴就跑了,”戴炳坤说,现在的很多工人,根本不愿跟企业签劳动合同。
  一位在晋江打工的江西人张景辉说:“签合同有什么用?如果想回老家,公司交的那部分社保金也带不走,还不如直接发到手里来得爽快。而且合同一签总觉得让人绑住了手脚。”
  为了缓解用工荒,晋江企业纷纷对老员工返厂给予奖励,并鼓励老员工“以老带新”,每带来一名新工人可获得200元至400元的中介费。
  当地企业反映,“有的外来工凭借老乡关系,从老家带来一批人,哪家企业给的回扣高就往哪家领。一旦有企业缺工,愿意出更高的回扣费,就把员工全部拉走。”还有的人靠同事关系或工作上下级关系,专门干起“挖人”的生意,从中赚取高额“介绍费”,进而出现了“民工经纪人”的职业。
  “新员工在我们这里工作了三五个月,刚刚成为熟练工,被别人一挖就整锅端,不仅公司培训费用白花了,有时整个部门或生产车间都会瘫痪,”福建彬晖轻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冬松说,事实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招工中介费大多还得从工人身上扣回来。“由于跳槽频繁,外来工的权益更难得到保障。”

“三不”承诺优化外来工生存环境

  针对企业日益严峻的用工形势,近年来晋江市加大了善待外来工的工作力度。早在前几年晋江就提出了“三不”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维不了权。”
  为确保农民工拿到工资,晋江市设立了企业欠薪保障调剂金制度,遇有农民工遭恶意欠薪又一时难以解决时,从保障调剂金中先行支付,再由政府帮助追讨所欠薪金。调剂金首期筹集600万元,经过试运行,到2008年4月底总额已达1000万元。
  去年11月,晋江陈埭镇侨兴时装制鞋厂305名工人,因老板去向不明被拖欠200多万元工资。得知这一消息后,政府部门迅速介入,三百多名工人没有因为老板恶意欠薪遭受一分钱损失。
  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晋江开通了外来工维权“绿色通道”,要求有关单位实现快立、快审、快结。2007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956起,涉及农民工维权人数11300人;处理集体争议案件42起,涉及人数2769人,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327.6万元。
  在外来工子女教育方面,晋江2002年就在福建省率先取消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借读费”;2006年,晋江在全国最早提出和实践“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政策,形成了“学生不分地域”、本外地生无差异就学的教育格局。
  虽然外来工子女公平教育工作为晋江财政增添了不小压力,但晋江市市长李建辉表示,相对于外来工为晋江所做的贡献,这样的付出理所应当。采取这些措施,就是要消除外来工和本地工的差别,让农民工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李建辉告诉记者:“留住了一个孩子,就等于留住了一对夫妇、一个家庭。”去年秋季,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外来工子女总数达到了121418人,今年春节开学后,这一数字只减少了74名。“绝大部分孩子还在晋江,就说明他们的父母也都留在了晋江。”

依靠制度和人文环境稳定员工队伍

  鸿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节能建材机械装备生产企业,公司工会牵头成立一个由企业主、各部门主管、基层员工代表组成的薪酬委员会,共同设计出一套“薪酬制度”。
  据公司董事长傅志昌介绍,该制度将工资分为8等20级,“所有员工,一年工作无功无过工资自动上调两级;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月工资收入连升三级,增幅可达6%至15%;如工作上有重大过失,薪酬也将相应下调。”
  刘红是一名来自湖北襄樊的打工妹,到鸿昌机械工作已有两年时间。她告诉记者,除公司包吃包住以外,现在自己月收入有2000多元。据了解,“用工荒”问题在鸿昌机械从未出现过,今年春节过后,工厂员工的返厂率达到了99%。
  傅志昌说:“我从不鼓励员工回乡给我拉工人,更不承诺给他们‘介绍费’。”留住员工不能靠短期利益诱导,最终还是得靠完善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用工环境。

  相关稿件
· 加快民营银行准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2008-07-28
· 谁让民营油企近乎全军覆没 2008-07-23
· 民营企业何时才能趟过“关系门” 2008-07-08
·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呼吁政策援助 2008-06-23
· 沈阳民营制造企业崛起的启示:叫响自主品牌 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