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一名外地打工姑娘在宁夏中宁县舟塔乡万亩采摘枸杞。被誉为“中国枸杞之乡”的宁夏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这个县的枸杞不但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入超市、上餐桌,还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达5000余吨,综合产值达10亿元。新华社记者:刘泉龙
摄 | 经历了“种了挖,挖了种”的徘徊,走过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宁夏枸杞终于打开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阳光出口,借助品牌效应从最低谷时的8000亩发展到连续多年稳定在50万亩。经宁夏林业局调查,去年全区枸杞亩收入超过6000元,近20万户杞农户均栽培枸杞收入过万元,拉动了流通、加工、旅游等与枸杞相关的产业不断派生壮大,催生的总经济效益逾百亿元。宁夏枸杞产业实现了从大起大落向稳定增长转变,成为传统区域特色农产品黄金产业。
大起大落:“红宝”几成“伤心果”
枸杞,俗称“明目子”,是中药里的珍品,果实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服用可生精治虚,补肾明目,益寿延年,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美道,“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枸杞在全国七、八个省区都有种植,而只有宁夏出产的枸杞明清时曾作为贡品进献宫廷,也是惟一被载进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当地人骄傲地称之为“红宝”。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华夏大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从1985年起,枸杞日益走红,市场行情居高不下,1985年,宁夏对外售出枸杞137吨,1995年已达1207吨!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宁夏枸杞曾一度供不应求。 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中,宁夏枸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始迎来“心碎时分”。生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龙头企业缺失,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销者,一家一户种植几亩枸杞,小打小闹,很难将产品推向大市场。 信息闭塞的农民往往跟着感觉走,价格看好时拼命扩种,价格跌落时又不顾一切地挖毁;结果产业品牌难保,龙头不举,流通不畅,生产大起大落,“红宝”一次次地成为农民的“伤心果”。 当枸杞需求日益增长之际,宁夏人伤心的发现,各地枸杞市场80%以上都打的是“宁夏牌”,而宁夏的枸杞产量实际还不到全国的20%。 随着枸杞日趋走红,各路诸侯纷纷逐鹿中原,宁夏作为曾经无人望其项背的全国最大枸杞产区转眼变成了“鼠小弟”,新疆、河北、内蒙古等省区以其地域辽阔之优反超宁夏。1997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只有2.3万亩,枸杞干果产量1400吨,产销量已经由原来的全国第一退居第四,唯一的一家枸杞加工企业还处于瘫痪状态。
产业开发:小农经济对接大市场
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在痛定思痛的反思中,宁夏人发起了一场振兴枸杞战。 问题的症结在于,枸杞生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龙头企业缺失,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销者,一家一户种植几亩枸杞,很难将产品推向大市场。1997年,宁夏痛下决心,将枸杞定位为全区战略主导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运用政府组织引导这一强有力的手,集中资金和政策对枸杞进行产业开发。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两亿多元,按扶持工业品的思路,对枸杞这一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全方位包装开发。打品牌、活流通、树龙头、兴加工,使宁夏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攀新高,产业链条趋向加长加粗。 枸杞产业链开始频传捷报: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从最低谷的不足万亩跃升至50万亩;科技含量显著提高,亩均产量由过去的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深加工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出,已开发出枸杞保健酒、枸杞籽油、枸杞原汁、枸杞咖啡等10大类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流通渠道更以水银泻地般地流畅通络全国,告别各自为政、小打小闹的农民运销队伍,建立专业组织协会,形成了一支数以万计的流通大军,营销大户在全国48个城市建起了181个枸杞专营店,全国各大型连锁超市,正宗的宁夏枸杞都占有一席之地。
提质增效:风物长宜放眼量
宁夏枸杞产业的兴旺,最亮丽的风景线是深加工的快速发展。 十多年前,当海南亮出红宝口服液的招牌时,宁夏人似乎觉得那是遥远的事情,但枸杞新型制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供不应求的天津枸杞糖衣片每公斤价值竟然上万元,而河北二月花枸杞珍的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最让宁夏人坐不住的是,维维集团又新推出了“维维枸杞豆奶”,日趋走红,战场竟拉到了宁夏首府银川市街头。这些枸杞制品,无一不是声称以宁夏枸杞为主要原料。 当时反观宁夏自身,除枸杞八宝茶外,枸杞制品在国内知名的屈指可数。就连“枸杞之乡”中宁县所经营的宁夏最早、最大的枸杞制品厂--中宁枸杞制品厂,销路也一直不佳,1993年,该厂宣布倒闭。 问题的症结显示而易见,枸杞加工企业生产零散、规模小,在创名牌、闯市场上势单力薄,无法在全国大市场上形成气候。这是一个资源如何综合利用、有效开发的问题,搞好了,未尝不会出现宁夏的“娃哈哈”效应。 痛定思痛,宁夏做出了不甘落后的抉择。宁夏集中精力搞成了“宁夏红”、“圣杞乐”、“早康”等上规模、上档次的枸杞深加工厂家,打出自己的名牌产品,通过冲出宁夏到沿海乃至海外去创办窗口企业,借船出海,借地生财,开辟出一片希望的田野。 今日枸杞之乡中宁县,昔日惟一枸杞厂家倒闭的历史已如尘烟,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派“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繁荣景象,而宁夏全区已建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形成了以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等十大类50多种产品。产品深加工由传统的医药加工向功能饮品、化妆用品转化,枸杞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和领域越来越丰富,提升了枸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宁夏红”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2007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3亿元,税金2299万元,利润7615万元。 驶入产业化的快车道,宁夏枸杞的前景令人艳羡:枸杞已由药用转向食用保健为主,市场拓展到了5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宁夏出口枸杞干果7000吨,约占全国枸杞出口总量的90%,无一粒退回。宁夏枸杞出口龙头企业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彦华说,这归功于枸杞标准化生产。宁夏制定出12个枸杞生产标准,农药投入必须建档登记,产品一律实行追溯制度。全区现有枸杞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首批10万亩绿色生产基地和2万亩有机枸杞也已经通过国家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