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增长持续性滑坡 中国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2008-07-04    本报记者:方烨 实习生:梁琪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2日,在广西最大的缫丝企业宜州市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今年,珠三角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招商引资遇到了麻烦,前五个月全市关停、转移外资企业达到了405家,新签、增资外资项目宗数同比分别减少54宗和148宗。6月底,东莞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市长李毓认为,企业成本的持续上升是导致引资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两税并轨已经启动,但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仍然会享受种种优惠,比如相对较低的土地使用费和电价、一定时间内的税费减免等等。现在,连外资企业都开始承受不住成本上升的压力,国内企业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21.2个百分点。同时,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2%,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6.1%。专家认为,伴随着企业利润增长的大幅滑坡,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新的一轮大洗牌。

多项数据齐看空

  国家物流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反映了同样的情况:6月份,PMI仅为52%,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连续两个月回落,本月综合指数PMI达到两年来的最低点。
  作为一个着重反映企业生存状况的指数,PMI在50%以上表示企业扩张,50%以下表示企业收缩。尽管2005年1月该指数诞生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但是现在却日渐趋近50%的临界点。从具体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除了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有所上扬,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而库存和购进价格的上升对企业来说也绝对算不上利好消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成本传导能力差的行业效益在明显恶化,尤其是受到政府价格管制的行业。今年1-5月份,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4.0%,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
  部分成本传导能力较差的行业仍能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今年1-5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6.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9%。
  另外,考虑到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工业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即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可能更为恶劣。央行最新公布的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小型企业盈利指数达-0.2%,2007年以来首次进入不景气区间。

利润下滑数原因

  从今年年初开始,企业利润就出现下滑迹象,而非最近一两个月的新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利润下滑的情况,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结合年初1-2月份的数据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课题组认为,2008年1-2月利润增长率下降27.27%,主营业务成本对利润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为14.67%。其中,工资总额增长对利润增长率变动的贡献达到10.85%,占主营业务成本对利润增长率变动贡献的一大半。由于工资总额因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和工资价格决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大幅增长,但是今年一季度与去年相比只是持平。可见,今年1-2月工资总额快速增长的原因并非工资价格的增长,而是从业人数的快速增加,背后的含义就是,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
  其次,上游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带来利润增长下滑。据计算,原材料成本对利润增长率变动贡献大约为3.72%。原材料成本上涨快于产成品价格,或者上游产品价格增长快于下游产品价格,导致中下游产业利润下降。课题组表示,成本推动型是本轮通货膨胀压力的典型特征,也具有输入型和结构型两大特征,二者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进口增长迅猛,但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方面缺乏话语权,这就更加助长了进口价格的攀升。
  第三,产品的市场销售压力增加。课题组认为,市场销售压力可能来自于国外市场,也可能来自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的压力主要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市场的压力主要是国外市场的传导和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三项费用的增长。三项费用中,利息支出在2008年1-2月增长34.1%,比去年同期高出16.62%。

面临新一轮洗牌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表示,由于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虽然仍然会有一部分公司业绩优异,但是出局的也会很多,原因就在于企业缺乏竞争力。
  宁向东把中国现有的企业分成三类:第一类,国有大型垄断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不完全竞争。他认为,这样的企业今年业绩还会不错,经济增长放缓通过提价就可以抵御。
  第二类企业是与资源和土地开发相关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房地产行业的走势以及国家对资源行业的管控。
  第三类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撑性企业——制造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存在着多种多样经营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受到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宁向东说,中国的制造企业,技术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成本又高于正逐步赶上的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以面临着被逐出局的风险。“中国企业陷入洗牌状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批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做不下去,跑掉了,出局了。”其次是中国企业过于强调管理效率,裁员到需要加班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境地,这样,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和持续经营的能力就比较低。此外,中国企业多数都缺乏市场竞争优势,难以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壁垒。
  因为这些缺陷,宁向东表示,今年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恐怕会是困难的一年。当前,国内国外需求比较有限,企业通过简单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的做法已经不太行得通。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要有成本高位运行的心理准备。

有利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面临着利润增长速度下滑的严峻考验。尽管如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祝和良认为,从发展的角度看,成本价格的上涨,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劳动力和能源价格上升,将推动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或产业转移,有助于品牌自主化,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的地位。祝和良表示,在适应过程中,一些企业因为观念转变不及时,或者本身存在管理或经营不合理,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被淘汰出局,这是不可避免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副教授石永恒针对企业应对当前经营中的困难提出了建议。他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停产,房价上涨在企业成本上升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企业租地成本上涨以及员工在买房压力下要求工资水平上调,使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企业可以联合相关的行业协会等组织打压房产价格,降低成本。
  另外,石永恒还建议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改变依靠低成本占有市场的局面。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地方转移生产工厂,以应对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相关稿件
· 中外食品企业扎堆东莞茶山镇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2008-07-04
· 企业亟需法律援助 2008-07-04
· 农行向大型四川企业提供灾后重建金融方案 2008-07-04
· 中企国际并入诚通 国资委监管企业调整为149户 2008-07-04
· 辽宁:为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建“绿色通道”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