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又趋疲软 新疆棉花“硬伤”复发
    2008-06-30    本报记者:黄艳 王子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疆阿克苏一家棉业有限公司的检验人员正在挑拣棉花。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眼下,在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天山南北棉花长势旺盛。不过,新的丰收年景让人不喜反忧:由于纺织品出口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新疆去年收购的棉花目前至少有120万吨还未能售出,约为当年总产的1/3。如果疲软行情持续,一旦新棉上市,“卖难”之声可能越发响亮。

“卖难”“运难”并存

  据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统计,截至5月底,由这家政策性银行提供贷款收购的217万吨棉花,目前只销售出一半,远远低于去年同期。这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新疆棉花第二次遭遇这样大范围的滞销困境。2006年,由于大量低价国外进口棉集中涌入,打压了中国棉价,国内主营棉花的企业因此面临亏损;而今年新疆棉花积压则是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幅度缩减,纺织原料需求不足。
  作为主产区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去年收购的25万吨棉花,目前仍有近一半积压在当地。农一师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李成说:“今年定价不算高,可还是卖不出去!”
  更让这家企业苦恼的是,今年“运难”依然突出,增加了棉花销售的困难。在新疆棉花产量大增的情形下,铁路运力不足、农产品外运困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对新疆棉花外运造成巨大影响,各棉区储运仓库目前大多爆满。
  在兵团棉麻公司阿克苏储运经销站的货场,等待运输的新棉包堆积如山,码放的棉花包高度有四五米,远远超过货场规定的高度,连货场中的铁路站台都堆满棉包,等待外运的棉花至少还有八万吨。按照每天13个车皮的运输进度,农一师剩下的棉花要到今年11月才能全部运出去。李成说:“如果运不出去,客户更不可能与我们签订货合同!”

棉商、银行同声喊苦

  由于棉花难卖,使用贷款的时间比以往延长了三个月左右,企业承担了更大的市场风险。压在手中的棉花,迟卖一个月,每吨的利息和仓储等各种成本就增加100元。而受去年以来六次加息的影响,棉花经营企业收购加工成本明显增加,每贷一亿元,年利息要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多万元。
  事实上,国内使用棉花的纺织企业不仅要面对去年以来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也同样面临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受此影响,今年我国纺织企业的国外订单已比去年大为减少。
  由于缺乏流动资金,纺织企业用棉往往是随用随买;而堆放在沿海港口保税区仓库里等待登陆中国市场的大量进口棉,使国内纺织企业随时可以买到棉花,不必一次储备几个月的原料。
  在众多棉商叫苦的同时,棉花销售困境更让金融部门深感忧虑,他们担心棉花大量积压的局面如不能尽快改变,风险就会转嫁给银行。去年9月以来,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共投放棉花收购贷款283.8亿元,眼下只收回了59%。
  由于棉花收购加工行业风险过高,其他金融机构正在逐步退出这一领域,农业发展银行事实上已成为新疆棉花收购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新疆分行客户二处副处长杨光华抱怨道:“农发行既要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又必须提供充足收购资金使企业敞开收购,太难了!”
  更为严峻的是,新疆棉花“卖难”有可能影响到今年新棉的收购。按规定,棉花经营企业必须要在今年8月底前偿还所有贷款,并结清利息,才有下个棉花年度的贷款资格,目前几乎所有利用农发行贷款收购棉花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还贷压力。杨光华说,还有两个月新棉收购工作就要开始了,当务之急是如何想办法让去年的棉花尽快脱手,否则可能比两年前的局面更糟。

“政策救市”呼声又起

  为了加快棉花销售进度,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寻求新疆棉解困之道,甚至派专人多次到东部省市“游说”一些纺织企业,帮助新疆企业“推销”棉花。
  针对今年“卖难”的形势,农业发展银行和自治区供销社等部门希望国家考虑纺织行业的实际困难,改变“一刀切”的做法,给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内地大型纺织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并把提供贷款与使用新疆棉挂钩,激活部分市场需求。
  自治区供销社副主任吕永民说,眼下解决新疆棉花积压的惟一有效办法是尽快由国家收储一部分新疆棉花。此外,还应尽快出台已酝酿了多时的新疆棉花外运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新疆棉花“卖难”问题。
  面对重新响起的“卖难”声,一些业内人士也在反省,新疆短短十余年一跃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的产棉区,发展速度不可谓不惊人,然而“卖难”缠身、“硬伤”屡屡复发,充分说明“白色产业”尚不成熟。新疆棉花何去何从?至少,不少棉区已经意识到棉花不能只惟“大”,对棉田扩大开始喊停。
  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度复发的“硬伤”可能成为新疆棉花发展的分水岭。

    [相关报道] “白金”拉动“热钱”“炒棉花”变“做实业”

    从“炒房团”、“炒煤团”到“炒棉团”,温州游资的动向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神经。然而当经历了数次市场困境之后,追逐高额利润的“炒棉团”,最终却成了埋头“做实业”的投资者,冲动的“热钱”似乎也变得理性十足!面对新的滞销困局,新疆棉花还能拉动多少民间资金?温州棉商又是如何看待曾让自己折戟的“白金”?[全文]

    [相关报道] 温州棉商不愁“销路”的秘密

    在当前新疆棉花行情又趋疲软、棉企和银行双双喊难的情形下,“行走”新疆的温州棉商手中的棉花却早已销售一空。一片“卖难”声中,他们收购的棉花何以顺利出手,而且还能持续盈利?一位温州棉商对记者吐露了他多年的经营心得。[全文]

  相关稿件
· “白金”拉动“热钱”“炒棉花”变“做实业” 2008-06-30
· 郑商所:棉花期货上市四年成交近3万亿元 2008-06-02
· 棉花进口滑准税下调抑制年末棉价过快上涨 2008-05-30
· 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进口关税将下调 2008-05-29
· 4月棉价弱势盘整 棉花后市不确定因素增加 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