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24 本报记者:刘宝森 董学清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烟台的韩国世刚贸易株式会社数十名高官集体失踪。本报记者 刘宝森
摄 |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一些韩资企业由于其主管人员采取不正常手段集体离境,恶意逃避税务、银行贷款和工人工资等,给当地留下了诸多问题。企业所在地政府部门在处理这些遗留问题时面临许多困难。 青岛胶州市是这次韩资企业“逃逸”的焦点地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胶州市云溪街道办事处的韩国独资皮革企业逃逸案。2006年12月,胶州市皮革业的龙头企业青岛信一皮革有限公司与青岛信五皮革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突然抛弃工厂全部回国,工厂顿时陷于瘫痪,致使大批供货商的货款无法索要,近600名职工的工资无人支付。失去约束的职工及部分知情的供货商开始哄抢工厂物资,企业内外一片混乱。此后,失去工作又无处讨回工资的工人及众多无处索要货款的供货商又跑到云溪办事处和胶州市政府群体上访。 青岛市外经贸局负责人表示,由于涉案资金数额巨大,这一事件被认定为韩资企业逃逸恶性案件。胶州市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最后债权申报日2007年7月15日,涉信一、信五公司案件总标的额约1150万元。另有中国银行追偿贷款,标的额约40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胶州市支行申请参与分配,标的额为100多万美元。同时,两公司尚欠国家海关关税3800万元等。可是,对两公司财产进行处理后,变现财产只有1500多万元,远不够填补这些债务漏洞。 还有一些曾与韩企有过业务合作的企业,由于韩企的逃离,债务无处追讨。刘桂先是青岛胶州市康宇工艺品公司的老板,他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康宇公司就和一家名为丰广的韩资企业有了业务合作,具体就是丰广将一些首饰配件交给康宇,由其进行加工。加工完后,丰广付给康宇加工费,一般都是本月付上月的加工费。 随着合作的深入,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往往到了该结账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加工的产品发往国外的时候出现褪色等质量不合格现象,要扣加工费。于是双方就开始协商,时间就给拖了下来,直接影响下个月的付账。”该公司负责生产的经理战元群说。 在康宇公司的结账单上,记者看到从2006年5月起,丰广就出现了欠账情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2月康宇单方面与其停止合作,其拖欠加工费金额最低为10032元,最高的为14余万元。刘桂先向记者出示的一张落款日期为2007年3月13日的欠条上写着“今有丰广工艺品公司欠康宇镀金厂镀金费462418元”。他告诉记者,直到2007年8月底,欠款还剩下约37.6万元。 “本来我们和丰广约好是8月25日去他公司拿15万欠款,8月22日的时候,我们打电话过去,对方还说得好好的。等8月24日那天,房东就打来电话说老板已经逃跑了。” 另外一个近期发生的恶性逃逸案件出现在烟台市。今年1月13日,烟台韩国世刚贸易株式会社旗下世刚纤维有限公司、世刚服装有限公司、世永服装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数十名高管集体失踪,恶意逃避债务,只留下了设备和厂房。 记者在位于福山区永达街的世刚纤维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厂门紧闭,厂内建筑的门窗贴满了白色封条,只剩下几个看门的门卫。位于芝罘区的世刚服装有限公司和世永服装有限公司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一片静寂。世永服装厂门口张贴的“本公司招聘男女工人”残破横幅,在北风中飘舞。 据福山区常务副区长黄涛介绍,在当地政府的紧急处理下,其中一家世刚纤维有限公司1236名职工的工资欠款已经全额发放,但这家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额比较大,并欠中方90多家配套企业款项和巨额负债等,而且目前企业的韩方法人代表一直未能找到,致使保全的企业资产无法进入破产程序,不断有企业的债主到政府部门请愿偿还债务。另外两家逃离企业1800名左右的职工每人仅拿到100元的路费回家过年,所欠工资目前仍无法解决。 前田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志诚说,这些年社区内一直维持15家左右的韩国企业,多年来总是走了旧的又来新的。这些企业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投入,用的是社区内已经建设好的厂房和旧设备,逃跑后剩下的资产根本不足以弥补债务,特别是工人的工资,只能由厂房出租人先垫上,但对厂房出租人和银行大额欠款却没有办法弥补损失。此外,劳动密集型韩资企业的出逃也造成了劳动力就业不稳定,给一些工人在外资企业中就业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 根据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青岛2003年以来逃逸的206家韩资企业涉及企业员工2.6万人,拖欠职工工资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七亿元;而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人民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