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一幕再次上演:谈判失利被迫接受高额涨幅,中国钢铁企业在前不久的铁矿石竞价上“很受伤”。 全国两会上,来自“钢铁板块”的一些代表指出,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提供了预警信息:钢铁企业的高成本时代正在到来,加速整合的时机也步步走近。
涨幅超出中国钢企预测范围
虽经多次较量,但谈判终以接受卖方要价尘埃落定。2月22日,宝钢代表中国钢铁企业最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署了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与日韩企业一样,宝钢接受卡粉71%、南部65%的涨幅。谈判结果一经披露,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铁矿石涨价我们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代表说,中国钢铁工业对国际铁矿石涨价年初就已预料,但涨幅达到65%-71%,重演2004年的71.5%的强制性涨价,则感到有些意外。他坦承:“涨幅超出了我们的预测范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钢企对铁矿石涨价的“容忍”限度是50%以内。但宝钢还在谈判桌上与对方讨价还价时,国内一些中小钢铁企业却先行同意了淡水河谷提出的价码。“是我们自己拆了自己的台。”这位业内人士说,对方随即告知宝钢:已经有中国钢企同意了目前的价格。资源攥在对方手里,中国钢企不得不接受高价。
行业集中度差话语权弱
“我们作为世界最大的买家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张晓刚代表事后分析失利原因认为,一是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加,铁矿石需求量过大;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钢铁企业集中度太低,没有形成统一有力的话语权。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全年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比2006年增加5679万吨,增长17.4%。中国是全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 宝钢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杜斌代表说,我国2007年前十大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约合1.8亿吨,占全国的比重从上一年的37.57%,下降到36.79%,钢铁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垄断不是好事情,但无序竞争就会造成整个行业一盘散沙。”杜斌代表说,世界钢铁强国日本只有三四家大型钢铁企业,全国总量也只有10家左右。我国钢铁行业如此分散的局面,为对外谈判铁矿石价格制造了许多困难,谈判对手往往有机可乘,逐个击破。 杜斌说,作为谈判代表,宝钢经常碰到的局面是,坚持一个价格,但对方却告知中国国内的多家企业都已经接受更高的报价,使得谈判陷入被动。“铁矿石公司在谈判中总是处于主动地位。因为矿石是不会腐坏的,而钢铁企业没有铁矿石就不能继续生产,所以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就价格达成协议。”
高成本时代加速钢铁行业整合
全球性的铁矿石、焦炭、焦煤、原油等原燃料大幅涨价,预示着钢铁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时代,在夹缝中竞争的中小钢铁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张晓刚代表预计,到2010年,中国钢铁产量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也不能维持目前的高位。“届时,很多钢铁企业会活得很难受,甚至在成本线上挣扎,中国钢铁企业也到了最佳的整合时机。” 他说,集中度提高后,钢铁产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将得到改善,钢铁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国内排名前10名的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将占到全国的50%以上。只有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钢铁产量过快增长,形成一定的产业集中度,才能提升在国际谈判桌上的话语权。 “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做到世界第一,但还不是钢铁强国。”张晓刚代表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今年将鼓励和支持全行业跨省市、跨所有制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针对企业联合重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将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促进相关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和落实。“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步伐,是实现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需要。”张晓刚代表透露,鞍钢与本钢的联合重组今年有望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钢企摆脱铁矿石价格上“受制于人”局面,要形成协调一致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要“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张晓刚代表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投资办矿或联合办矿的力度,通过投资控股或参股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炼焦煤资源基地。“当我们握有资源可以与谈判对手抗衡时,话语权自然就强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