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持续增长的新疆棉花,2007年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等7项指标上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从棉花生产领域的“小兄弟”迅速成长为“龙头老大”,天山南北庞大的棉花产量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国,而这一“白色经济”也凭借不断增强的硬实力,改写着中国棉花生产版图。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拥有我国最大的高产连片棉田。本报记者 贺占军
摄 | 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 中国棉花看新疆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产栽培模式的引进和逐步推广,使面积广大的新疆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不仅总产量其他产棉区难望项背,单产和品质等各方面也都名列全国第一。由于运用了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新疆棉花平均单产比全国平均数高出一倍,几年来不断涌现出大批亩产皮棉超过200公斤的高产典型。 大面积推广喷灌、滴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使这个亚洲最干旱的内陆地区,绿洲边缘、河流两岸,昔日芦苇丛生的荒凉之地,如今已变成大片棉田。2007年新疆棉花产量预计将超过270万吨,超过美国棉花总产量的一半。 新疆棉花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当地的气候。在中国各棉区中,新疆光热条件最适宜种植棉花,这使其出产的棉花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品质优势,为新疆棉花赢得了国际声誉。新疆每年出产的棉花八成以上运往沿海纺织工业发达的地区销售,支撑着中国工业用棉的三分天下,许多国内纺织企业都把品质优良的新疆棉作为“细粮”使用,再配以其他地区出产的棉花制成各种纺织品。 由于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国内棉区,其庞大的产量也为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了一定的话语权,影响着世界棉花价格的涨落起伏。不断增强的实力更使新疆棉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生产和收购环节的任何一点消息,都会在国内外期货和现货价格上表现出相应的波澜。
“白色经济”重绘中国棉花生产版图
正是凭借着不断增强的“硬实力”,在新疆经济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白色经济”不断改写着中国棉花生产的版图。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疆棉区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棉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一格局已历多年。但长江、黄河流域棉田过于分散,单产低,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棉田面积不稳定,同时又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棉花产业发展空间不大。加上近年来市场波动频繁,棉农的收益锐减,越来越多的农民对种植棉花失去了兴趣。 就在两大传统棉区的农民逐步削减棉田面积的时候,数千公里之外的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数百万农民的选择正好相反。在过去的几年中,新疆棉田面积连年增长,去年甚至超过了2500万亩。 不少农业专家认为,新疆是我国三大棉区中惟一可以大面积连片种植且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棉区,可有效降低成本,加上品质优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该是有希望的;而内地棉区还不具备这一竞争实力。 与此同时,东部大型棉纺企业也纷纷“落户”天山南北,使得棉花生产重心继续西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一些专家指出,我国棉花种植区域加速西移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国产棉整体竞争力,就必须主动顺应这一趋势扶优扶强,发挥新疆棉花产业的优势。新疆棉花的发展实际上意味着中国棉花发展的未来,也是新疆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国产棉“与狼共舞”关键看新疆
纺织业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费市场,从2001年开始,国内棉花产量已远不能满足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内纺织企业把解决原料供应紧张的希望放在外棉进口上,驶往中国沿海港口的载棉货船频繁往返。 进口棉花以每吨低于中国棉花1000多元人民币的报价,不断抢占市场,压低了国内棉价。尽管新疆棉花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美国,但在“与狼共舞”中,新疆棉花仍显得有些力不能支,就在一年多前,新疆棉花大量滞销,积压的棉花一度堆积如山。在国内棉花产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新疆农民并未从中获得丰厚回报。据新疆农业厅统计,在过去两年中,每亩棉花带给当地农民的收益仅相当于48美元,远低于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 在过去6年中,中国累计进口棉花超过910万吨,虽然缓解了纺织企业原料短缺难题,但进口棉集中涌入,也挤占了国产棉花市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说:“在生产、科研环节都缺乏国家政策扶持的情形下,国产棉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事实上,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一直在如何保护棉农利益方面进行探索。我国入世前承诺每年进口不低于89.4万吨国外棉花,但同时保留在此之外对多进口的棉花也实行配额管制。两年前,中国对超配额进口的棉花征收滑准税,试图通过这种较为灵活可变的关税制度,锁定进口棉花的国内销售价格,避免影响国内棉农利益。“但滑准关税税率不高,进口棉数量有增无减,对国内棉农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中国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谭砚文说。 为增强我国棉花的整体竞争力,从去年开始,我国政府每年投入5亿元人民币用于棉花良种推广。此外,中央政府已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将投资7.5亿元加快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把新疆建成全国最重要的优势棉花产业带。
国际产业格局变化挑战棉花竞争力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在刚过去的2007年,我国从印度进口棉花超过63万吨,仅次于美国,甚至在当年第一季度,印度一度超越美国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棉花进口来源国。由于美、印两国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国际棉花生产格局已逐步开始发生变化,我国棉花不仅会继续受到美国棉花的冲击,还将面临来自印度的挑战。[详情]
数据“失真”加大我国调控棉花市场难度
“进口多了,很难保障国内棉农利益,少了又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始终面临着“多与少”的矛盾。今年1月举办的2008年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这一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一些人士认为,国内棉花需求和产量数据“失真”不仅给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把握市场带来难题,也给国家对棉花市场的调控造成困难,因此彻底解决棉花产需缺口数据“不实”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