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河水利用无节制 今朝痛下决心治生态
甘肃武威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见闻
    2007-11-01    本报记者:陈俊 朱国亮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条河流,能负载多重?“超载”会有怎样的结果?治理恢复又有多难?甘肃石羊河——这条水资源利用率达到150%的河流,正在无情地演绎着这一切。

武威民勤境内智能化控制的机井。朱国亮 摄

不堪重负生态恶化 粮食主产区变沙尘源

  发源于祁连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是一条全长300公里的内陆河,其下游就是今春我国第一场沙尘暴发生地、北方重要沙尘策源地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县。
  历史上,石羊河流域的上游森林茂密,水源充沛,中游泉涌处处、溪流汩汩,下游湖水荡漾,芦苇丛生。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下游地区仍是甘肃农业的精华地带,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但如今,流域生态却严重恶化。河流断流,大部分泉眼消失,地下水下降到12至28米,难以维系植物生长。最下游的民勤表现最为突出,在民勤湖区,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人畜饮用水来自地下300米,湖泊在最近几十年内几乎完全消失,被沙漠逐渐覆盖。
  民勤县林业局负责人路林平介绍,民勤人上世纪70年代营造的几十万亩沙枣林大部分枯死,现已所剩无几,数百万亩沙生植被也在不断退化,绿洲呈现持续萎缩之势,原本被民勤绿洲分割开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已连为一体。
  伴随着生态恶化,大量百姓背井离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勤生态恶化最严重的湖区已陆续移走3.2万人口。记者在这里看到,一些村庄已空无一人,变成废墟。据民勤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民勤湖区的西渠、东湖、收成、红沙梁四乡镇还剩有7.7万人,而贫困人口却占到约5万人。
  生态的恶化与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密切相关。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流域人口翻了三四番,达到226万多人,耕地也翻了几番。为了灌溉,河流上游20多座水库将河水层层拦截。与此同时,上游源头地带也因为超载放牧、挖矿以及上千平方公里草地被垦殖,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来水大幅减少。两方面原因导致流域水资源毛利用率达150%以上,远远超出河水的合理利用率。

武威民勤境内被关闭的机井。朱国亮 摄

地下水下降 农民含泪关井压田

  “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走进民勤,这一醒目标语就映入记者眼帘。石羊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区位及其恶化状况,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遏制石羊河生态恶化步伐,自去年以来,石羊河主要流经地甘肃省武威市陆续推出一系列措施,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综合治理探索。
  然而,这却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也许这就是生态破坏后要付出的代价。对此,民勤县中渠镇煌辉村村民叶金秀深有感受。今年初,政府封闭了村中的机井,家中12亩地被迫全部弃耕。
  因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被沙漠埋没,原本住在民勤青土湖畔的叶金秀一家,现在变成了离风沙线最近的人家,也是煌辉村四社仅剩的两户人家之一。虽然,叶金秀十分理解政府的做法,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如果种棉花,一亩地就是2000多元的收入,关井的时候,谁不掉眼泪?”
  按水资源承载能力,民勤县最多只能种植30万亩地。但现有耕地是承载量的4倍。为弥补河水的严重不足,民勤每年超采地下水达到4亿立方米左右,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凉州区虽处中游,但河水仍不足,每年同样要大量超采地下水。
  因此,武威市今年在石羊河中游的凉州区和下游的民勤县断然采取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举措,并为此于年初专门抽调了上千名干部驻村入户,做农民思想工作。目前,两地已关闭1170多眼机井,压减耕地约15万亩。
  记者近日采访看到,在民勤的一些关井压田区域,梭梭、芦苇等植被长势喜人,放眼望去,已经有了连片的绿色。但关井压田在短时间内使农民收入减少几乎也不可避免。在民勤县宋和村,村民张开珍告诉记者,原来他种着12亩地,今年因为关井压田,只种了5亩多。她说:“这两年行情好,如果种棉花、洋葱,1亩地有1000元左右的纯收入。但今年的损失肯定是无法挽回了,就看政府能不能补助些。”
  按照民勤的关井压田计划,到2010年,将关闭灌溉机井共3000眼,压减耕地近40万亩,这也意味着当地农民人均要减少约1亩半土地的收益。

    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农民在搭建大棚。朱国亮 摄

提价促节水 水权改革艰难闯关

  石羊河流域水的利用效率也极低下,全流域70%以上的农田仍沿用常规的灌水技术和耕作方式。因此,武威市一边关井压田,一边全面推进水权制度改革。但在农民家底普遍较薄、农业基础依然落后的石羊河流域,农民的负担也因此增加。
  武威市水权改革的通行做法是先定总量,然后确定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的比例,再将占用水总量85%以上的农业用水层层分配到户,颁发水权证书,并在村组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户凭水权证到用水者协会购买水票浇地。如果农户节约用水,多余的水票可以向其他人出售;相反,如果不够,就得高价从协会或其他农户手中购买。
  永丰镇永丰村是凉州区最早进行水权改革的试点村,村支部书记李忠举对水权改革带来的变化感受颇为深切:“过去,浇水就像吃‘大锅饭’,反正水费全村人分摊,大家都尽可能多浇,跑水了也没人管。现在,水分配到户,多用多交钱,大家都算计着用,水流到哪,人走到哪,自觉清淤、修渠,生怕堵水、漏水。”2004年,这个村的用水量高达248万立方米,而水权改革之后,2006年总用水量就下降到189万立方米,两年下降了59万多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水改意义堪比当年的分田到户,不仅农民浇水更用心了,还不得不放弃部分地力较差的土地,减少耗水大、效益低的种植方式和农作物。然而,水权改革之后,农民在灌溉上的费用也明显高了,农民同样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永丰村这两年来节水59万多立方米,可是亩均水费却节节攀升。“过去用水虽多,但一亩地水费不过60至80元,现在1亩地水费却要120元左右。”永丰村村支书李忠举说,“短期内农民用水少了,水费却高了,几乎把这两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好处和国家免税费的好政策都给抵消了。”
  凉州区水利局副局长孙喜明说,水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水价,迫使农民节水,这也是无奈之举。从今年起,凉州区将水价由过去的0.08元/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0.11元/每立方米,并计划2010年提高到0.141元/立方米。水权改革不仅农民要牺牲,政府也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计量设施和渠道建设。

日光温室建设急 农民贷款干部捐资

  记者日前沿石羊河流域自下而上采访,处处看到连片搭建的日光温室。据介绍,中下游的凉州区和民勤县计划分别建起1.2万亩和1万亩的日光温室,而上游的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计划各建立5000亩日光温室。武威市的目标是要让每个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都至少有一座日光温室。
  建设日光温室的目的是为提高单方农业用水的效益,让农民不因关井压田和水权改革而减少收入,并能从此走上持续发展之路。目前,石羊河流域用水量的80%以上是传统农业用水,耗水多,效益低,如民勤,单方水GDP产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约1/10。
  凉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赵斌说,目前,当地大田单方水的效益只有8元,而日光温室可达25元。大力发展多采光、少用水、少占地、高效益的设施农业,可以改变现在广种薄收的局面,将更多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进而巩固关井压田和水权改革的成果。
  然而,建设日光温室首先遭遇的就是资金难题。1座1亩左右的日光温室,从搭建到植苗,在武威当地至少需要1.8万元,许多农民家庭建不起,只能靠政府补贴和银行、信用社贷款。在石羊河源头祁连山林缘地带的天祝县哈溪镇,正在建日光温室的友爱村村民吕玉新告诉记者,建1座棚,政府不仅直接补贴他3000元,还帮他解决6000元贴息贷款。
  许多农民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各县区的“吃饭财政”也难以应对巨额补贴,有的只得让干部“捐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凉州区和民勤县动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通过帮扶、借钱、入股等方式资助农民建日光温室,一个干部需要拿出一两千元,有的乡镇甚至直接从干部工资中扣除。
  除了筹资,大规模日光温室建设还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一些基层干部担心说,这样大规模建设日光温室,农民技术能否掌握?果菜能否畅销?这些日光温室主要是在行政推动下迅速建立起来的,一次性投入又非常高,一旦市场出现“卖难”,群众的收入预期不能实现,政府将如何处置?

移民搬迁难舍家园 治理生态决心下定

  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刘斌介绍,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曾将防止沙漠化扩展的适度人口密度规定为每平方公里干旱地区7人,半干旱地区为20人,而石羊河流域却高达52.4人,人与资源的平衡点被严重突破。
  移民减人是石羊河流域治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举措。然而这同样遭遇到了难题。一是迁往哪里?现今,周边地区和省份都在禁止移民开荒,移民已无处可移。二是即便有地可移,可对农民来说,不仅故土难离,而且搬一次家,伤一次“元气”。
  为了在民勤湖区形成一个无人区,让生态自我修复,民勤将境内大小农场全部收回,计划将湖区农民逐步迁往这些农场。就这样的县内移民,不少农民都告诉记者不想走,西渠镇字云村村民徐光文说:“搬一次家太不容易了,就算政府免费把房子建好了,路修好了,住进去还得好多钱,地也得整理好多年。”
  “砸锅卖铁,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民勤湖区另一则醒目标语,这表明了地方政府治理生态的决心,但同时也显示了治理的难度。武威当地一些干部反思说,破坏容易,治理难,对于那些为了发展,走“先污染或先破坏生态环境后治理”之路的地区,石羊河是最好的警示案例。

  相关稿件
· 排污最高罚款额无异自缚环保手脚 2007-10-31
· 藤条灯环保时尚 颇受消费者青睐[图] 2007-10-31
· 第八届“福特汽车环保奖”近日在北京颁奖 2007-10-31
· 新节能法通过"照顾"节能环保产业 2007-10-29
· "绿色手印"奥运环保先锋涂鸦活动举行 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