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劳动力价格]他们为何不愿出川打工?
成都九眼桥劳动力市场见闻
    2007-06-19    本报记者:杨三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这里招工的主要是川内企业和用人单位,外省的很少,即使来了,招工效果也很不好,这里的打工者也不愿意到外省去。”记者日前在成都九眼桥劳动力市场采访时,市场业务部部长刘凯说。
    九眼桥劳动力市场是四川省最大的劳动力集散地,求职者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这里曾是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在四川招工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这里似乎有些被“冷落”的感觉。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近年来四川各地县以上大多建立了劳动力市场,组织力度加大,很多省外用工企业选择直接到农民工输出地去联系;其次,四川各地特别是成都市经济的发展也很快,其工资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相当,农民工没必要舍近求远。”刘凯说。
    情况果真如此吗?记者在九眼桥劳动力市场内随机采访了一些农民工和招工单位。在市场内外,一张张白纸上面写着油漆工、电焊工、厨师等求职意向,这便是多数求职者的“行头”,有不少人面前的白纸上甚至写着“工作不限”。
    来自四川宜宾县的金向全今年只有33岁,却有着10多年的打工史。初中毕业的他到过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挖过矿、当过保安,也在餐馆、建筑工地干过,最后还是回到了四川。用他自己的话说:“什么手艺都不会,只有卖力气,在哪儿干都差不多。”
    像金向全一样,记者采访的多位农民工的情况大同小异。来自四川乐至县农村的张强有一定技术,他在江苏无锡一个模具厂干了五年多,刚去时月工资七八百元,到春节前他离开时,每月工资已能拿到1600多元,但他却回来了。
    “无锡那里工厂很多,非常缺工人,找工作不难。但是路太远了,回家不方便。我母亲身体不好,小儿子又在上学,我跑远了家里有什么事根本顾不上。”张强告诉记者,他来这里已经六七天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成都附近类似的工厂工资太低了,只有六七百元。我现在不晓得做啥了,下一步只有先找个工作干着。”
    在九眼桥劳动市场的交易大厅内,有十几家企业正在现场招工。成都郊县的森茂鞋业公司准备招40名普工,待遇是月工资650元至900元,但大半天过去了,登记的只有不足20人。公司人事部的胡利军说:“现在招人不容易,而且工人很不稳定,流动性大。”
    四川是我国有名的劳务输出大省,从四川省劳务开发办公布的数字看,近几年,这个省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逐年增加,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871.1万人,其中省外输出约6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13.5亿元。
    然而,记者最近在四川省农村采访时,很难看到有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其劳动力转移已经接近“极限”。在四川去年夏旱及今年春旱中,各地抗旱普遍遇到的问题是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匮乏,有的村组找几个抬抽水泵的劳力都很困难。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晓鸣说,以上情况其实是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大量无奈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在挣回“血汗钱”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农村农技推广难、农业发展质量不高、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等诸多矛盾。
  相关稿件
· 理性看待"预期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 2007-05-29
· 各方热议:中国将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 2007-05-15
· 北师大劳动力研究中心:情况应该没有这么严重 2007-05-15
· 蔡昉: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劳动力短缺 2007-05-15
· 注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动向 20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