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内移 劳动力价格“涨”声一片
    2007-06-19    本报记者:杨玉华 马姝瑞    来源:经济参考报
    虽然最低工资翻了一番,涨到了1000元,但魏先荣仍然在为招不到工人而发愁。作为一家创办多年的民营企业老总,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劳动力对企业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金贵”。
    魏先荣是安徽省无为县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的负责人,他创办的安徽荣第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魏先荣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年多以前,企业招工的最低工资不过四五百元,可从去年起,企业招工的工资就像当年的股市一样噌噌往上蹿,从500元涨到800元,从800元又涨到1000元,“这还是最低工资,目前我们最高的工人工资已经开到2200元。”魏先荣说。就这样,他的企业目前还缺工300人。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省劳动力价格逐年攀升。仅从最低工资收入看,安徽省从1994年建立起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起,已经先后六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目前省会合肥市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520元,其中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由原来的4.50元调整为5.70元。据合肥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近年来该市社会平均工资都以15%至18%的速度增长,劳动力价格呈逐年增长的势头。
    合肥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是专门为农民工、下岗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介服务的公益性部门,每年该劳动力市场的人流量在六万到八万人。该中心的国家职业信息分析师林云涛告诉记者,这几年“劳动力价格是越来越高。”以保安和服务员为例,前两年,这一岗位的工资约600元左右,但是今年一下涨到了800元至1000元,而且还包吃住,交保险。
    据了解,导致目前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有多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近两年“民工荒”开始从东部沿海地区往中西部地区扩散,本地劳动力逐渐稀缺,导致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中西部地区,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本地用工需求大规模增加。然而“农民工是最讲究实际的,谁给的工资高,哪里的工作环境好,他就会跑向哪里。”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工资待遇相对较高,用工环境、培训相对完善,大量农民工仍然以出省务工为主,从而导致安徽本省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出现“用工荒”。据安徽省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安徽省内缺工大约在40万人以上,仅芜湖市就缺工10万人,今年这些数字仍可能增加。
    劳动力紧缺直接抬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迫使内地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在就医、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宽松的环境,从而吸引农民工就地转移。
    魏先荣说,目前他的企业开出的工资水平已经与江浙企业相差无几,并且还为工人缴纳劳动保险,目的就是让农民工感到在家门口就业比出去就业划算,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虽然现在农民工返乡就业的还不多,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改善工资待遇,筑巢引凤,相信农民工回来的会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劳动部门也开始倡导企业提高用工待遇水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应对“民工荒”。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以往安徽各地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主要是帮助劳动力有序向外流动,可是今年不少地方的口号变了,合肥市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目标就从过去的劳务输出变为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并在今年初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特地组织了17场农民工本地就业专场招聘会,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解决“民工荒”。同时,劳动部门还向企业发布工资增长指导线,引导企业在利润增长的同时,给予企业员工一定幅度的增资。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本地用工企业普遍提高了劳动力工资待遇,但是农民工仍处于观望状态。除了部分“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的中老年农民工外,很多农民工仍然愿意去往发达地区就业,因为“出去可以开阔眼界,而且收入比在家打工要多”。
    林云涛认为,过去农民工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但工资水平却整体偏低,有的甚至最低小时工资也达不到规定标准。而“民工荒”的出现和扩散,无疑促使了劳动力价格向其真实价值调整,带动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涨。
    用工企业和劳动部门的专家普遍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速度的放缓,劳动力从买方市场走向卖方市场,“民工荒”还将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因此,今后劳动力价格仍将继续走高。
  相关稿件
· 理性看待"预期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 2007-05-29
· 各方热议:中国将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 2007-05-15
· 北师大劳动力研究中心:情况应该没有这么严重 2007-05-15
· 蔡昉: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劳动力短缺 2007-05-15
· 注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动向 20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