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都在争进100强,谁也不愿被吞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国资委将现有157家央企重组为80至100家的整合工作遇到了难题,那就是要平衡企业之间、管理层之间的利益。
尽管整合遇到难题,但是专家认为央企整合势在必行。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央企整合。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央企整合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整合后的企业赢利能力能否提高还是个未知数。
整合面临“平衡利益”难题
“企业都想在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上述国资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国资委重组央企面临难题,那就是如何平衡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做好管理者的思想工作。
“中央企业的高层如同在火上烤一样焦急。”这位人士说,中央企业及其高层都希望在未来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进入国资委最终保留的80至100家央企之列。但是,时间不允许一些企业慢慢调整,国资委出于出资人代表的意志,需要进行一轮大整合。
据悉,目前157家央企分布在几十个行业,包括自然垄断、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竞争较充分的行业等。专家分析,一方面央企分布过于分散,另一方面,在同一行业内又出现央企相互竞争的局面,导致国有资本效能降低,因此,国资委重组央企的需求很急迫。
专家表示,央企整合对于国资委来说意义很大,即能够将国有资本向关键性领域集中,并产生30至50家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而从宏观角度而言,央企整合的战略意义更是深远:一是有利优化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二是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三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
整合给资本市场带来商机
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市场也一直十分看好央企整合。有关专家表示,产业重组与整合是中国未来数年内最大的一个商业机会,这个机会必然到反映在二级市场,届时股票市场会因为并购重组涌现大量的投资机会。
2007年,央企整合被证券分析师们看作是不折不扣的年度投资主线。分析师表示,随着2006年底,国资委首次明确了必须国有控股的七大行业,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央企整合的方向更加明确,再加上李荣融给出的三年大限将在2007年10月到期,在政策的刺激下,央企整合将进入高潮期。
分析师认为,央企作为中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力量,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的经营稳步增长,2006年159家中央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1%;利润同比增长18.2%。此外,央企拥有庞大的资产,截至2006年底,央企资产总额已经超过12万亿元。
而央企之间的整合重组更加强了投资预期。国资委曾提出到2010年要培育出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央企之间的整合,一些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吸收合并,成为世界级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过去几年间,国资委先后大规模整合了房地产业、旅游业、化工业、食品等几大行业内的中央企业,将上万亿元资产整合在几个行业的少数几家央企中。前几年,数家证券公司曾将央企整合列为投资主线。
“只要把握住以央企为背景的优势企业股票,就能够分享到股市发展的平均收益,同时享受到这些企业在整合中因为增量资源形成的业绩快速提升而带来的超额收益。”天相投资分析师仇彦英如是说。
谨防央企“为整合而整合”
但是,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醒,“规模大不意味着实力强。”投资者应谨防整合流于概念,仍应着眼于公司赢利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如果央企整合缺少对提升公司利润和赢利能力的预期和评估,那么,整合的意义不大。”左小蕾认为。
此外,一些专家认为,央企整合后必然会加强其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地位,但这些企业如何保障产品价格与服务不脱离市场需求,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公众已对一些央企的产品价格与服务表示出不满。其中以对电信资费与服务的投诉最为严重,而天然气、汽油等价格的上涨也曾遭到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