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旅游已经日渐红火 游船企业却举步维艰
    2007-06-08    本报记者:张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位于巫峡神女峰下的神女溪,以奇秀清绿、连绵幽深的峡谷景观吸引着探险猎奇的旅游者。神女溪今年被重庆市列为重点开发的新景区,成为三峡旅游继小三峡之后新的目的地。
  本报记者:李晓果 摄

  从2005年起,三峡旅游持续升温。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三峡旅游的红火无法掩盖游船企业经营困难的严峻现实。
  作为世界级的黄金旅游线,长江三峡旅游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在经历了“告别游”“绝版游”后,三峡旅游市场连续多年走低。六部委联合发文、周边五省市联手整合资源,三峡旅游才逐渐出现持续升温的良好势头。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以30%的幅度增长。其中,2006年长江三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更让人惊喜的是,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三峡游客流量达10万余人次,其中乘坐豪华游船游览长江三峡的中外游客达1.3万余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和35%。重庆新世纪游船公司等部分经营高档次三峡游的游船企业均表示,今年的三峡游舱位已经被预订一空。
  对此,大多数三峡游船企业却表示,游船运力绝对过剩、高档次游船相对不足、“规费”冗杂沉重、市场中介机构和人员鱼龙混杂等因素,使得刚刚看到美好前景的游船企业举步维艰。 
  重庆旅游协会三峡分会会长、重庆长航江山游船公司总经理贺明松算了一笔账:一艘3000吨级、载客160人的国内游船,从重庆至宜昌往返一个航次需要燃油20吨,每吨燃油5000元,仅燃油费用就需10万元,约占总成本的52%;加上各种“规费”,如港口代理费、客货附加费、航道养护费、港务费等,约需3.5万元,约占总成本的18%;人员工资等劳动力成本约四万元,约占总成本的21%;其他物品如客用品、物损、折旧等约占总成本的9%。这样一来,游船公司的纯收入微乎其微。
  据记者了解,目前经营三峡旅游的游船中,三星级以上的有47艘,总计有两万余客位。按每年九个月营运期、负载率70%测算,年接待能力约为128万人次。而近五年三峡旅游市场客源年平均不足70万人次,游船运力总体过剩接近一半。
  长江海外旅游总公司副总经理伍显新说,这种过剩是运力的绝对过剩,其中还包含很多档次偏低、服务不高、早已不合时宜的游船,甚至一些普通客船也顶起了“旅游船”的帽子经营三峡旅游,争夺客源市场,而真正受游客青睐、满足游客需求的高档次游船远远不够。
  维多利亚游船公司以接待外宾为主,其总经理周琢认为,从近年来预订五星级游船的客人来看,内宾游客在总数中的比例已接近40%,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因此,虽然绝对运力过剩,但高档游船却出现了相对不足的情况。
  此外,经营成本增加、销售方式陈旧等因素,也造成游船企业利润微薄。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游船船票的价格暴跌,而由于燃油价格连续上涨,游船的经营成本却增大了三倍。同时,由于游船船票主要通过客运中心售票网点和旅行社进行销售,游船公司往往受制于人。
  三峡旅游陷入低谷时,游船的惨烈竞争曾引发关注;三峡旅游回暖时,游船的艰难现状更值得深思。长期研究三峡旅游的专家指出,就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出台三峡游船准入制度,控制游船总量,设置各个档次游船的指导价格,避免恶性杀价竞争和不法企业短期经营行为扰乱市场;就游船企业来说,应该不断提高游船档次,合理布局经营范围,建立适合目前三峡旅游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服务;就游船行业来说,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
  游船企业也呼吁得到更多的扶持。他们认为,应该重新设置“规费”,废除不合理收费。此外,应该扶持骨干企业,形成以“旅行社为龙头、游船公司为主体、景区为基础”的三峡旅游产业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