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称米塔尔并购带来好处
钢协人士提醒引进外资入股仍需慎而又慎
    2007-04-25    本报记者:王莉 实习生:杨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两年前,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集团出资25亿元收购37%的华菱管线股权,引起了社会诸多争议。两年后,在4月24日第五届远东钢铁会议上,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效伟首度公开回应此前的诸多声音,他表示,两年的实践证明,华菱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与管控模式变革、股东协议条款落实、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企业运行良好,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李效伟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近些年一直存在几大隐忧:一是在国际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的制造环节;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四是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活,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购并重组困难。“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增强企业竞争力,进军高端产品市场,正是华菱集团选择尝试外企入股的初衷。”李效伟说。
  “在短短的两年内,通过技术支持、管理模式借鉴以及营销合作等方式,以前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李效伟说,“在米塔尔公司的协助下,我们掌握了一些核心高端的生产技术,例如,除了成功开发半工艺硅钢并实现批量生产外,我们还掌握了易切削钢、汽车用弹簧钢的工艺技术诀窍和钢种设计说明书。同时,在采购方面,我们通过原料矿石协同采购的方法,仅去年8月份到年底,已经产生一亿多元的效益。”
  “通过合作,我们还成功开拓了欧洲、中东新的营销渠道,在出口方面取得很大成效”。据李效伟介绍,2006年,华菱管线出口钢材178万吨,比上年净增85万吨,创汇9.5亿美元,出口创汇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跃居全国第一。
  “对于华菱公司的成效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外企入股中国大型企业,特别是钢铁这样的基础行业,一旦把握不住主动权,后果也将非常严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外资加快了向我国关键和主要产业的高端领域进入和扩张的步伐,这样的大规模的外资并购如果成为潮流,很有可能对中国产业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运用外国钢铁企业入股中国企业的形式,一定要慎而又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钢铁业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要由内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来主导,而不是外资企业,中国政府要提高外商入股国内钢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的门槛,以保持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主流地位。”
  “回应挑战的最好方式就是整合国内的产业集中度,中国企业要大力推行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从体制上进行调整,而不是让外资大规模入股我国钢铁企业。”罗冰生如是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