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台:从“风沙县”到全国“样板区”
    2006-12-28    本报记者:丁秀玲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出表现为土地沙化。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新疆的治沙经验意义重大,在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其经验在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居民几乎户户都搬过家

    这里是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边缘。一条18公里长的治沙公路从县城通到这里,这也意味着,沙漠离奇台这个西域古县城也只有18公里的距离。
    在紧挨沙漠的暸望塔附近,奇台县西北湾乡牧场村58岁的维吾尔族牧民克依木·乌拉音指着一处快被风沙掩埋的残址说:“这就是牧场小学校原来的地方,当时我家就在树那里。”不远处,一棵孤零零的榆树已完全被沙子包围。
    从1968年来牧场到如今,克依木·乌拉音已经搬了三次家,最初的房址早已淹没在沙漠里。和克依木一样,这里的居民几乎户户都搬过家,而且无论贫富,每户盖的都是土坯房,为的就是把搬家成本降低一些。每搬一次,家里就更穷一些。
    1998年4月,一场特大沙尘暴使沙丘移动距离达300米,全县农作物受损面积达三万多亩。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为当地人敲响了警钟,从次年开始至2005年,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奇台县在横贯县境65公里长的沙漠南缘建成了宽三公里至五公里、近30万亩的绿色屏障,经奇台县生态效益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肆虐的流沙越来越慢,今年第一次停下了脚步。
    在牧场村,记者注意到克依木·乌拉音今年快要结婚的二儿子,将新房门面显眼地镶加了一层砖,这在沙漠边缘的牧场并不寻常。克依木·乌拉音说:“现在沙子给制住了,我们不用担心再搬家了,明年我还要盖新砖房呢!”

流沙已达到零移动

    2000年以来,奇台县先后承担了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推广项目,重点突出封沙育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相结合、生物固沙与工程固沙相结合、防沙治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沙产业开发相结合,彻底改变了过去重造林轻成活的状况,确保全县造林成活率在80%以上。
    在沙地植树并不简单,在流沙严重的地方,经常前脚植树后脚就会被风吹跑。要治沙,先固沙。记者在奇台县沙漠区看见了与众不同的用葵花杆、玉米秆建成的网格沙障。
    县林业局副局长汝信民说,网格沙障通常用的是芦苇网格,但奇台县不产芦苇,每亩成本高达600元以上,影响了牧民治沙积极性。当地盛产油葵和玉米,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尝试着用相对便宜的油葵杆和玉米秆替代芦苇栽植网格沙障,成本降至三四百元一亩。流动的沙地固定下来后,再在网格内栽植梭梭树苗,这一办法收效颇佳,树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沙地造林用水问题,奇台县用了多种办法。在一般沙地,采取春秋两季墒情较好和雨前时间造林;在半流动沙地,技术人员在沙漠前沿打井取水,然后采用滴灌技术造林;有些沙地直接栽植苗木难以成活,就分别采用抢墒播种和容器育苗技术造林。
    科学治沙的同时,奇台县在北部沙漠设了60个护林员岗位,对沙漠林进行封育,严禁放牧。信汝民说,现在已到了人沙相持阶段,去年流沙已经达到了零移动,沙尘暴也由以往的每年十几次减为七八次。
    沙漠植被得到全面恢复后,2005年初,这个县又自行购置了三套美国产生态效益监测仪,并在沙漠前沿建立了生态效益监测站和三个监测点。通过这些先进设备,技术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风能、温度、湿度、降雨、太阳辐射以及其他生态环境变化等有关数据,不仅可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提高对荒漠地区极端生态环境事件的预警能力。
    目前,奇台县已在沙漠前沿建起了长达65公里、面积达30万亩的荒漠生态园,完成封沙育林面积80万亩,同时对489万亩荒漠林实行了全面管护,促进了荒漠植被有效恢复。
    2003年,奇台县在沙漠造林品种上,从营造单一的防沙治沙植被向经济效益型植被转变,将工程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已在沙漠前沿建立了2000亩文冠果示范基地,先后营造经济林近三万亩,培育各类苗木4000亩,林草间作六万亩,人工接种大芸两万亩,乔灌草结合、生态林和经济林并举的防沙治沙体系正在这个县初步形成。同时,度假村、鱼塘、沙产业也开始成为奇台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地林业的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以前的10元增长到现在的138元,不少农民走上了靠防沙治沙增收致富的路子。
    今年,奇台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0团一同被国家命名为“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相关稿件